top
请输入关键字
用科技留住文化记忆 让浓郁书香飘进万家——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郑智明
郑智明
用科技留住文化记忆 让浓郁书香飘进万家

36年来,郑智明以满腔的热忱,扎根在图书馆事业这片热土上。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馆长,参与推动福建省图书馆从传统向“智慧”转型,郑智明以“科技引领”作为办馆方略,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不断丰富数字阅读新体验,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一份幸福的工作

“我从小喜爱看书,课余时间常去父母单位的工会图书室看书。但由于图书室规模小、图书藏量有限,新书一到,总是被大人们借走。”郑智明笑着说,当时无比羡慕图书室管理人员,“要是能在图书馆工作该多么幸福!”

郑智明大学学的是电子专业。1985年,福建省图书馆的一则招聘计算机管理岗位的信息,唤起她对儿时梦想的记忆。她立刻报名参加应聘,最终如愿成为图书馆的一员。

36年过去了,从参与者到主持者,郑智明亲历图书馆业务从人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从单机作业到网络协同作业、从印刷型文献服务到电子型、数字型资源协同服务,乃至当下智能化、智慧化建设的全过程。

在郑智明与历任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省图书馆连续十三次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4次被评为“一级图书馆”,先后获得“文化创新奖”“图书馆公共服务奖”等20多项荣誉。她独自研制的中俄、中西文字快速处理系统获“中国图书现代产品交易会成果奖”;参与创建的“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项目获得首届原文化部创新奖等。

数字服务惠及大众

2000年,福建省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构想。“各地基层文化单位只要接入省文化信息网络,就等于拥有了海量数字化资源,网络推出‘你点我播’等个性化服务,对解决农村基层‘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郑智明说。

福建省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实现数字文化服务惠及最广大群众。之后,福建省图书馆建议实施“福建文化记忆”数字影像工程,为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留下珍贵的数字记忆。

该工程从2007年起实施至今,已完成57个专题,电视专题片776集,20多万张图片的资源采集建设,建立了福建地方特色文化数据库群。郑智明说,这些内容涵盖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俗、畲族文化、船政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等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资源,成为福建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知识和文化“加油站”

“当代的公共图书馆应当是开放的、亲和的、充满智慧的,要为社会大众的文献阅读、知识与信息查询、文化教育与终身学习提供保障,我们努力将图书馆打造成为个人知识和文化的‘加油站’,民众心灵滋养的重要场所。”郑智明说。

2018年12月起 ,福建省图书馆先后在福州植物园、金鸡山公园等地开设“清新书苑”,并且实现图书与总馆及其他分馆通借通还。

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图书馆第一时间积极投入战“疫”中,推出在线“阅读战疫”主题板块。此外,郑智明和她率领的团队还联动全省图书馆开展“读吧!福建”“福建文学好书榜”“全省古诗文大赛”等阅读推广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阅读这个大家庭中来,让浓郁书香飘进万家,努力实现全民共享阅读。

转自:文旅之声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李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