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策划活动的时候,首先要想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做的工作方案,不是方便自己,而是方便群众。”把群众放在心里,是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林园的服务宗旨,并一直贯穿在全馆的所有业务建设中。
2011年,林园来到柳州市群众艺术馆(简称“柳州群艺馆”),历经4次搬家的柳州群艺馆,正常业务没法开展,逐渐被“边缘化”。
如何把柳州群艺馆重新拉回市民视野?临危受命的林园选择从开展公益培训入手。开发培训管理软件、建立师资分级管理机制、壮大艺术骨干队伍、公益培训社会化……喜欢思考的林园不仅把公益培训的骨架搭起来,还创新性建立了一系列机制。
基层群众培训需求量大,那就联合各县区的文化馆,把艺术培训辐射到乡镇、社区和村屯;白领想参加培训却苦于时间不合适,那就开启错时服务,白天针对中老年人、晚上服务白领青年、周末是青少年专场,实现服务全天覆盖;师资力量不足,那就吸纳社会培训机构力量,或招募非遗传承人当老师,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场馆有限、线下培训能力不足,那就发展线上服务,打造“百花U课”,让文化服务突破时空限制……柳州群艺馆艺术普及免费培训常态化、错时服务、网上服务的开展使其成为全区群艺馆的模板,其培训课程及服务人次逐年上升。
林园表示,要把柳州的优秀民族文化传扬开来,就要发挥好非遗传承人的作用。以非遗传承人为主讲的“非遗学堂”已经成为柳州乃至全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被誉为“会行走的博物馆”,通过城乡联动开进了县区。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从2016年起,柳州群艺馆就联合三江文化馆,将“侗族大歌免费培训班”送进侗族的村寨、学校、社区,培养了一批新时代年轻传承人。
经过多年努力,柳州群艺馆又重新回归群众视野,且综合实力、业务成效领先全区市级群艺馆。2017年,在林园等人的推动下,柳州市率先创造性提出“5·23全民艺术普及日”概念,实施系列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文化和旅游融合后,在主管单位指导下,继续在全区率先整合“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及“5·23全民艺术普及日”主题活动,创办“文博旅游艺术周”。这两项创新举措得到自治区的肯定,并上升为自治区品牌。
场馆就是柳州群艺馆开展文化服务的阵地。为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群艺馆,林园多次奔走于当地发改委、财政、建设等部门,围绕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及群众需求与有关部门沟通汇报,新馆终于在2015年立项,并于2017年年底动工建设。如今,新的柳州群艺馆已成为柳州市民的“文化殿堂”,场馆规模、功能布局、设施硬件、配套软件和接待容积等方面位居广西第一。2021年1月4日,柳州群艺馆正式搬入柳东区新馆。在职工大会上,林园表示,新馆的启用标志着新的征程,希望全馆上下努力拼搏,利用好新场馆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昂扬的斗志将柳州群文事业推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