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肖维平
创新“首图”服务 筑牢文化阵地

组织全市公共图书馆打造“云中图书馆”,开展全方位线上服务;建设完善“北京记忆——北京历史文化数据库”,完成全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体系建设;主持创办“阅读北京——首都市民阅读系列文化活动”等阅读服务品牌,增强市民文化获得感;开创并连续12年举办“首图青年论坛”,开展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培训……近年来,“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首都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肖维平始终以做好首都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挖掘服务潜能,盘活文献资源,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出彩。

“看到每天有那么多人走进首都图书馆,利用馆内的公共文化资源,我感到非常欣慰和幸福。市民读者对我们图书馆文化事业的欢迎和肯定,激励着我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肖维平说。

主持首都图书馆工作以来,肖维平将党建工作融入图书馆每一项重大工作,推动馆藏资源日趋丰富,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阵地优势日渐凸显,读者服务形式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首都图书馆先后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文明单位”等。

“为了让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活起来,我们在坚持做好古籍文献、地方文献收藏和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赋能,自主开发建成‘北京记忆——北京历史文化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为市民读者亲近传统典籍、坚定文化自信创建平台。”肖维平介绍,“北京记忆”从整体上呈现了“老北京”的历史魅力与“新北京”的精神风貌,数字化展现了京味文化,开创了一种集保护、开发、利用文献资源于一体的全新模式。

近年来,首都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该馆努力构建标准统一、覆盖城乡、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联合检索、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和图书“一卡通”服务。截至目前,该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市16个行政区,联网成员馆达428家。

与此同时,首都图书馆着力探索文旅融合实践,打造适应读者需求、融入百姓生活的特色阅读空间。

“我们打造了提供全要素读者服务的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这是国内第一家机场图书馆。分馆以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支撑,将‘游客读者’也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形成了‘市民读者+旅客读者’的双重读者体系。”肖维平说,分馆提供全年无休、每天12个小时的免费借阅服务。本地游客和外来游客在候机、乘机时均可以享受文化盛宴,感受北京人文风貌和风景名胜的魅力。

勤勉敬业、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肖维平为推进首都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以馆为家,始终奋斗在抗疫一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扎实做好读者服务和基础建设工作。

“这些都是我的职责所在,任何人面对这样的大事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肖维平说:“面对疫情考验,首都图书馆这支队伍非常团结,也非常有干劲儿,第一时间发布《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抗击疫情倡议书》,制定《防疫工作手册》,保证了市民读者及员工安全,确保了首都图书馆零感染。”

“疫情期间,我们还努力创新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终端、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极大提升了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肖维平介绍,2020年首都图书馆统筹全市公共图书馆资源,开展全方位的线上服务,带领全市公共图书馆打造了“云中图书馆”,全年举办线上读者活动7373场次,共吸引约4000万人次参与。

目前,首都图书馆正依托自身的自媒体矩阵,为市民读者打造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300多万册的电子书、50余万集的有声书、上万种的电子报刊等资源,构建了一个读书人的“快乐星球”。

“感谢组织授予我‘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光属于我个人,更是首都图书馆集体共同的荣光。”肖维平说,“虽然公共文化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一想到组织的支持、集体的团结、市民读者的肯定,我就觉得再苦再累也不在话下。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奉上‘首图模式’和‘首图经验’。”

转自:文旅之声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范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