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线路简介: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地处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区,四川省的西北部,幅员8.42万平方公里。营盘山遗址、哈休遗址、刘家寨遗址、协玛坚遗址等考古显示,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秦朝在松潘置湔氐县,属蜀郡,西汉改置为湔氐道。汉武帝元鼎六年,在今理县置汶山郡广柔县,至今保存较完好的藏羌碉楼、土司官寨和独特的藏羌民居等建筑,被世人誉为石砌建筑的典范。著名的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称这里为“藏彝走廊”的关键地区之一。阿坝州文化旅游资源富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此交汇,河曲江源、蚕丛大禹,孕育了古蜀文明的曙光。“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大熊猫栖息地,3处世界自然遗产大美天成,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5处自然保护区各美其美,九寨沟、大熊猫、大草原、大雪山、冰川、彩林、长征、大地震遗址、大禹故里等生态人文景观美美与共。
线路所在地:四川省阿坝州理县、马尔康市、壤塘县、阿坝县
行程路线:成都出发——桃坪羌寨——薛城筹边楼——甘堡藏寨——毕棚沟景区——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索民居——克莎民居——昌列山景区——柯盘天街景区——悬天藏寨——日斯满巴碉房——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棒托寺——莲宝叶则景区——神座景区——中阿坝藏寨古建筑群
交通方式:
自驾:理县县城距成都市175公里;桃坪羌寨距成都140公里;马尔康市距成都340公里;壤塘县距成都528公里;阿坝县距成都468公里。
公共交通:成都车站(茶店子)至理县车站3小时;茶店子有大巴直通马尔康市;茶店子每日有两班大巴直通壤塘县;茶店子每日有两班大巴直通阿坝县。
二 线路亮点介绍:
桃坪羌寨: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建筑群,其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秘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筑成了以高碉为中心的放射状8个出入口,而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寨内人进出自如,而外来人却如入八卦阵迷宫,不经本寨人指引,很难顺利通行。寨内挖掘了众多的引水暗渠,上盖石板和土,一定距离间就留有活动石板,揭开即可取水。这些水渠方便且保密,在寨内编织成流经每栋碉楼的水网,为战时提供了巨大的生存保障。桃坪羌寨神奇的路网、水网、房顶,组成了羌寨内地上、地下、空中3种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
桃坪羌寨
克莎民居:嘉绒藏族民居中的一种,现存克莎民居多建于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石木建筑风格,克莎民居建筑的墙体用片石、黏土和小碎石砌成,墙体一般为4—7层,7层民居底层为畜圈,二楼为火塘和客厅,三层、四层、五层和六层为卧室和粮仓,五、六和七层有出挑,用于晾晒农作物和牧草,七层前为晒台,后为经堂;房顶上大都设有祭祀神灵的祭坛。这种民居是融居室与堡垒为一体的古碉民居,分布在马尔康县的沙尔宗多、龙尔甲乡和大藏乡的河谷和半山腰上,方圆不过数十公里。
克莎民居
日斯满巴碉房:位于宗科乡石波寨,北依大山、东为农田、西靠寨子、南部为居民碉房,系嘉绒绰斯甲土司画师家族日斯满巴之居所,故称日斯满巴碉房。碉房建于元代,高约25.6米,共九层,集安多、嘉绒、康巴三大藏族传统民房建筑特色于一体,是藏区目前发现年代较久、层次较多、楼层较高的碉房结合古藏民居。《史记》《后汉书》等文献记载,与汉时盛行于川西北地区的“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十余丈”之“邛笼”建筑一脉相承,具有较高的历史及考古研究价值。
日斯满巴碉房
三 周边产品推荐:
甘堡藏寨:阿坝州较大较集中的藏族村落之一,有“嘉绒藏区第一寨”之称。甘堡藏寨的民居、官寨与羌区和其他藏区取材全为石头建筑有别,甘堡藏寨居于坡地,无山石可采,故多取杂谷脑河中鹅卵石和巨型石包为材,用火攻之法使巨石爆裂或用铁铸工具将石头化整为零,切割为被当地人称为石墩子的长方形条石,用于修造房屋。在甘堡藏寨,寨中所有男子几乎都是石匠,砌石墙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拿手好戏,无需垂墨吊线,只凭经验和眼力。这种建筑方式使得石屋具有冬暖夏凉、不易风化的特点,同时还能防震、防火、防水,展现了极高的耐用性和适应性。
甘堡藏寨
薛城筹边楼:位于理县薛城南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的一高约数丈的石峰上,坐北朝南,与孟董沟遥遥相对。筹边楼共有两层,高10余米,石梯盘旋、朱栏环立,其主体建筑为两层单檐歇山式。据史料记载,公元830年,唐朝与吐蕃对峙时,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于维州建筹边楼。其目的是筹措边事,镇守边防,距今已有1190多年历史。
薛城筹边楼
西索民居: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从远处鸟瞰,西索藏寨酷似藏族八宝图案中的“花依”图案,藏寨全是三层石楼,底层饲养牲畜,第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房。房屋四周的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黄泥粘合。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工匠们仅凭经验,砌出的石墙如刀切豆腐般整齐,棱角锐利,上窄下宽,使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每层楼的窗户都外小内大,窗框很讲究,采用雕刻、绘画、上彩等技巧,使民族特色很浓。这种碉楼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建筑艺术独特,审美价值高,就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西索民居
修卡悬天藏寨:位于平均海拔3450米的高山悬崖之上,始建于1771年,原本是阿西土司的官寨,修卡悬天藏寨所处的山如同“神鸟”凤凰的体形,藏寨恰好位于凤凰的嘴上,故又称“凤凰寨”。目前,整个寨子共保存有五栋房屋,均依山而建,三面临崖,地势险要,仅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寨子,具有易守难攻、利于观察等特点,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相传为避免战争而建,是研究藏民族建筑史的“活化石”。因其保存完好,2016年,修卡悬天藏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修卡悬天藏寨
中阿坝藏寨古建筑群落:主要分布在龙藏、德格、各莫、麦昆乡、哇尔玛等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带。这种土楼形状似斗,下大上小,逐渐慢慢向上收。房屋主体全由泥土材料构成,黄泥通过“干打垒”,筑成四面土墙,墙上用白色、红色涂料画了各种吉祥图案。室内用木料装修,不少房屋还特意用柏木装修。门窗设计很讲究,不仅宽大亮敞,而且用上了雕刻技艺,雕文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大气、精致。
中阿坝藏寨古建筑群落
四 特色美食和创意产品:
特色美食:藏铜火锅、洋芋糍粑、玉米搅团、牦牛肉干、云朵豆花、酥油饼、酥油茶、和尚包子、酸园根拌香猪腿。
土特产:冬虫夏草、川贝母、红景天、羌活、绵萁、手掌参、雪莲花、黑青稞、牛肉干、牦牛酸奶、香肠、腊肉、人参果、红富士苹果、车厘子、黑桃、花椒、青脆李、脆红李、羊肚菌、松茸、红菌子(鸡冠菌)、高原生态水果。
创意产品:唐卡、祥巴、黑陶、藏饰服装、羌秀、杯子、擦擦(佩戴款)、手提包、笔记本、抱枕、抽纸盒等。
旅游商品: 花儿纳吉系列、领地红酒、格桑花牦牛角梳、大土司黑茶、松曲香、香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