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线路简介: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于西宁、兰州两大省会城市连接点的中心位置,是通往青海、西藏的必经之地和咽喉要道,素有“青海东部门户”之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历史悠久,境内文化积淀丰厚,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是黄河、湟水河南北穿流的区域,这里群山错落,河流蜿蜒,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历史文化内涵与优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旅游县城。
线路所在地: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行程路线:满坪镇(永录博物馆)——甘沟乡(卡地卡哇寺)——官亭镇(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交通方式:
自驾:京藏高速、川大高速,行程1小时30分钟。官亭镇距离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喇家民俗村3公里左右。官亭镇距离禹王峡景区8公里左右,约10分钟车程。
二 线路亮点介绍:
永录民俗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整个建筑群由坛城、四合院、乡村民俗博物馆、广场4部分组成。目前已建成河湟民俗文化博物馆、乌木艺术精品馆、金丝楠木艺术精品馆、中式家具文化精品馆和千佛殿。永录民俗博物馆整体建筑仿照皇家园林风格,做工精细,技艺精湛。馆内收藏有河湟民俗藏品4000余件,明清红木家具1000余件,乌木及金丝楠木雕刻艺术品150多件,景泰蓝等艺术品300多件。
永录民俗博物馆
卡地卡哇寺: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南的静宁村,清代汉文文献中称之为“静宁寺 ”,建于明永乐年间。
卡地卡哇寺
三 周边产品推荐:
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黄河上游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遗址。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特别要指出的是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禹王峡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地处中川乡峡口村,是黄河流经青海省的最后一道峡口,因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捷,是环西宁旅游圈和甘肃兰州旅游圈的衔接点和连接点,有禹王宝座、脚印、禹王缸、禹王洞等自然遗迹。
禹王峡景区
喇家民俗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官亭镇喇家村是青海省土族民众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也是青海土族民间艺术纳顿的发源地,还是青海省有名的瓜果之乡。随着喇家遗址的正式开放和民俗村的落成,喇家民俗村成为集喇家遗址、大禹故里、黄河风光、土族风情于一体的高原文化古镇。
喇家民俗村
四 特色美食和创意产品:
特色美食:冰吃手抓羊肉、烤全羊、羊杂碎、线椒炒肉、凉面、浆水面、搅团、烫面饼、马虎虎酿皮、锟锅馍、甜醅、酸奶等。
创意产品:土族盘绣、服饰、银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