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24.07.12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旅游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文旅融合深化了文化和旅游的共同价值,将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5月17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为做好新时代旅游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仓廪实而知礼节”。没有一定物质基础保障的精神富有是靠不住的,但物质富足不会必然带来精神富有。一个物质富足的社会,并非必然成为精神富有的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但现实状况与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仍然存在,尤其是精神生活的人群差异、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比物质生活更加严峻,精神生活富裕已经成为比物质生活富裕更需攻克的难题,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任务还很繁重,可谓任重而道远。

旅游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旅游业在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典型的富民产业。同时,旅游成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万元美元,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旅游业位列“五大幸福产业”之首,足以说明旅游作为生活方式的属性愈加凸显,越来越成为一种日常消费,构成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权利,是政府、社会和市场主体的重要责任。

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寄托。文化遗产旅游是助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方式和路径。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文化遗产资源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旅游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了最佳的文化遗产体验,促进了国家之间、文明之间、民族之间的文明互鉴,尤其是在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华文化符号系统的公共空间、增进文化认同等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景和渠道。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旅游拉动传统文化从书本、考古遗址和博物馆“走出来”,进入旅游文化消费的大场景,变成具身有形、体验有感的文化展示和社会文化空间,让国内旅游者对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入脑入心,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厚植家国情怀;让国际旅游者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多元深度体验,提升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进而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各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做出积极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旅游业是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旅游是人们寻找心灵家园的过程。哲学家梭罗说过,旅行的真谛,是带动你的灵魂,去寻找生命的春光。研究表明,旅游不仅具有经济、社交、审美等功能,还具有文化、德育、再生产等功能,具有综合性、大众性、持续性特质。2024年一部短剧《我的阿勒泰》火了,火就火在广袤无垠的清朗星空、朴实无华简单纯粹的人际关系,让久居都市的人们充满向往、难以自拔。生活在当下,梦想在别处,旅游让生活感与浪漫感随时切换。因此,从精神生产、消费、传播、价值创造的视角看,旅游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旅游业作为精神文化产业特质的彰显。文旅融合时代,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产品,开始突破传统的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现实载体,扩展到商业、餐饮、观光等生活领域,在旅游消费的大场景中既彰显了经济属性,更深化了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旅游也从一种传统的文化型经济活动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行为和精神活动,旅游业成为精神生活产业,旅游活动贯穿了人们人格再造、精神重塑的过程。可以说,文旅融合深化了文化和旅游的共同价值,将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深刻理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就要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着力点和出发点,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以群众满意为基本目标,创新工作理念、深化改革举措、用情用力用心、出实招重实效,不断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不能把旅游仅仅局限为一种简单的消费行为或者社会化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产业,而是要全面认识旅游业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独特价值,以文化育人的大视野、精神共富的大场景、精神家园的大目标重新对其进行定位。要在深化文旅融合上下足功夫,将文旅深度融合作为关键变量,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引领旅游产品提升品位、丰富内涵。要以“文气”集聚“人气”,以科技凝聚“商气”,以文脉、地脉、经济脉丰富旅游业态。要在筑牢文化遗产保护红线上下足功夫,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防止借旅游发展之名过度修缮、过度开发。要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始终让绿色成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在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上下功夫,着力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要建立完善旅游工作统筹协调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化和旅游部门主抓、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大旅游工作格局,加快建设人民满意、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强国。

(作者:崔凤军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