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忠于祖国 献身兵团
发布时间:2021.09.29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国境线旁牧羊牛。”185团,这个中哈边境的一线团场,和兵团其他一线团场一样,团场职工就在国境线边上种地、放牧、巡逻。这里有这样一位团场职工,15年如一日,每天日出而作时,在庄稼地头举行升国旗仪式。这个人就是沈桂寿,他的名字已载入185团团志。

沈桂寿1964年从江苏支边来到185团,是一名普通团场职工。每天老沈在地里耕作,抬眼就可以看见哈萨克斯坦的小镇阿连谢夫卡,可以看见对方哨兵的瞭望塔。

1979年春,一天,老沈刚下到地里,就远远看见对方的士兵在升国旗,看上去格外庄严。老沈环顾身后四周,除了茂密的庄稼外什么都没有。他暗下决心,要把中国的国旗升起来。

第二天,沈桂寿步行一整天,来到35公里之外的185团部。他要买一面国旗。然而,他跑遍了团部附近所有的商店也没有买到。

这没有难倒老沈。回家后,他找出家中的红布,和老伴一起连夜缝制了一面国旗。然后又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在庄稼地边用石头垒起一个台基,竖上了桦木旗杆。

又一次太阳升起的时候,国境线那边士兵升旗时,一面中国国旗在老沈的庄稼地旁冉冉升起。

15年后,老沈要退休回老家去了,但仍念念不忘升旗。他嘱咐接替自己工作的年轻人:照顾好庄稼,每天一定要升国旗,要让外国人知道,这是中国的领土。

此后,185团龙口民兵哨所出现了一个每天升旗的人,

他叫马军武。他和妻子为什么会把升国旗的仪式一直坚持下去呢?这源于一场关乎国土面积的特大洪水。

185团所在地有一条叫“阿拉克别克”的小河,历史上边界尚未划定时,中苏一直以自然河为分界线。1988年春天,这条小河突发百年不遇的洪水,洪流冲垮了中方一侧的龙口,向地势低洼的185团境内奔涌而来,形成了一条新河道,把好几个连队圈成了孤岛。如果滔滔洪水不能重回界河故道,就意味着这几个连队所在的55.5平方公里国土将自然并入苏联境内。

在大量房屋被冲垮的危难时刻,185团战士想的不是自身和财产的安危,而是我们的国土一寸也不能丢失!全团上千人奋不顾身扑上去,大量农用车开进河中,百多名男女青年跳入洪水,只有一个念头──拦水筑坝!他们用胸膛阻拦汹涌的洪水,用生命捍卫神圣的国土!这次堵坝,共牺牲3名军垦战士。5月8日,防洪大坝胜利合龙,阿拉克别克河乖乖地回到了故道。

为绝后患,185团在龙口设立了一个民兵哨所──一间土屋,并把“军垦二代”马军武夫妇派到那儿负责巡边和看守水坝分水闸。那里气候严寒又是著名的蚊区,冬天鹅毛大雪能盖住房门,入夏铺天盖地的蚊虫叮死过树上的乌鸦。夫妻俩在水坝一守就是30多年,穿烂了几十套军便服,磨破了上百双鞋。在马军武夫妇的心中,守卫疆土就是最大的责任。他们每天必须做的,是升国旗、巡逻。

2012年,马军武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如今,升国旗已成为全团各单位每天的仪式。每天清晨,全团职工都会齐集在各单位标准的旗杆下,迎着冉冉上升的朝阳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作为边境一线团场,185团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从稳定边疆、守护边防、捍卫国土和民族团结出发,几代人60年如一日扎根边疆,坚守在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履行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职责使命。


    185团抗洪救灾


185团基本情况:                          

兵团第十师185团成立于1962年。团场位于阿勒泰山西南边缘国境线上,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出境口处,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团场距十师北屯市230公里,距哈巴河县75公里,辖区面积907.95平方公里,边境线长85.4公里,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团场下辖7个连队、1个社区,6个事业单位,12个党支部,常住人口3468人,户籍人口3443人,农牧一线职工人数824人,党员463名,干部65名,社区、连队“两委”56人,少数民族193人,现有耕地49242.96亩。团场光热资源丰富,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适合种植小麦、油葵、玉米、打瓜等。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新疆兵团无公害种植业产品(打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