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坚持真理宣言 播撒革命火种
发布时间:2021.09.29

1925年春节,在济南从事革命活动的刘子久受党组织的派遣,借回家探亲之际,秘密发展刘良才入党。刘良才入党后,积极开展党的工作,成立中共刘集支部。刘集支部的建立为早期革命斗争及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6年春节期间,在济南女子职业学院任教的共产党员刘雨辉与刘子久一起回家探亲,将珍藏的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交给刘集党支部书记刘良才,并叮嘱他说:“我们党员要好好学习它,明白今后的路怎样走”。从此,刘集一带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有了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共产党宣言》在刘集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了。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国民党反动派把676种书刊定名为“非法禁书”,其中名列榜首的就是《共产党宣言》。刘良才冒着生命危险把《共产党宣言》藏在自己家的地窖里,躲过了敌人无数次搜查。

红色新刘集

1930年,“砸木行”运动过早的暴露了党的力量。1931年2月,山东省委调刘良才到潍县负责党的工作。临行前,刘良才把这本《共产党宣言》转交给刘集支部委员刘考文,千嘱咐,万叮咛,一定要好好保存。刘考文把《共产党宣言》有时藏在粮食囤底下,有时封进灶头,躲过敌人无数次的搜查。

1932年8月“博兴暴动”失败后,广饶县的党组织进一步遭到破坏,刘考文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捕,考虑再三,把这本《共产党宣言》委托给忠厚老实又不引人注意的党员刘世厚保存。不久,刘考文等一批党员被捕,刘良才在潍县也惨遭敌人杀害,刘世厚把这本《共产党宣言》作为对战友的怀念,作为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憧憬,用油纸严实包好,再装进竹筒里,有时埋在床铺下面,有时藏在屋山墙上的“雀眼”里,一次次躲过了敌人的搜捕。

其中,最为惊险的一次是在1945年1月的火烧刘集惨案,500余间民房被化为灰烬,跑不动的十几名老人、病人也在大火中被活活烧死。早已转移出村外的刘世厚惦记着《共产党宣言》,他冒着生命危险,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潜回村中,在滚滚浓烟中爬上屋山墙,从“雀眼”里抢出了这本《共产党宣言》,这本小册子又一次安然脱险。如今,这本书的左下方仍有被火烧过的痕迹,就是在这次劫难中留下的历史的印痕。

全国解放后,刘世厚才放心地把装有《共产党宣言》的木匣子打开,仔细地端详这本书。1975年,广饶县文管会到刘集村征集文物,刘世厚老人主动捐献出了这本《共产党宣言》,刘集藏本《共产党宣言》呈现在世人面前,现属于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一群人开辟了一条路,如今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无论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广饶人用生命和信仰诠释了《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量,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不断谱写和发展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刘集藏本首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

刘集后村基本情况:

刘集后村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政府驻地南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这里诞生了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中共刘集支部,传播、使用和保存了我国首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培育和发展了红色旅游和高效生态农业两大产业,相继建成了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共产党宣言》陈列馆等红色景点,打造了全省最大的盆花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红绿相映、资源共享、融合贯通发展格局。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