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两山”实践背景下的余村变迁
发布时间:2021.09.29

历史上,余村大力发展“石头”经济,开山采矿,烧石灰、做水泥,成了安吉县有名的富裕村。2002年起,余村人响应“生态省”“生态县”的号召,毅然“壮士断腕”关停矿山、水泥厂。关停矿山后,余村大部分村民失去了就业场所,村集体收入面临断崖式下降,何去何从,余村人陷入了一片迷茫。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调研时,听到余村下决心关停矿山、发展休闲经济的做法时,给予了高度肯定,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

浙江余村-乡村发展:余村全景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余村重新编制了发展规划,把村庄划分成田园观光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精品外环线,对村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科学合理布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开发底线和环境承载上限。2008年,余村在全县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并于当年被评为首批精品村,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纵深推进,村庄越来越美,慢慢的余村形成了河道漂流、户外拓展、休闲会务、登山垂钓、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十余年来,余村人在“两山”理念指导下,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后再次来到余村考察,提出了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制、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余村坚持生态立村强村富村,努力打造美好生活向往地,余村人让绿色全面融入了小山村肌体的每个细胞和血液。将废弃矿山变景,让文创元素更浓,让余村旅游业态更旺、产业链更长;通过旅游+、文创+,让余村毛竹、白茶和林下经济产生更多的叠加效益;借好两山品牌的东风,将业态延伸至教育培训、课题研学、案例推广,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典范。并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探索创新乡村治理的“余村模式”,让转型之路越走越宽越稳。

余村人民正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围绕“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总体目标,拓展“两山”转化通道、扩大“两山”共享成果,努力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余村方案”、“余村经验”,努力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百姓生活品质更好,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美丽变迁。

两山纪念石碑

践行“两山”理念不仅必须有觉悟,更应当有改革和担当的勇气、气魄和智慧。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的发源地、绿色文明思想的萌发地,余村忍住了转型阵痛,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修复并重建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共荣,开辟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康庄大道。


余村基本情况:

余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政府驻地西侧,是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4A级景区等。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十余年来,余村人在“两山”理念指导下,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形成了支部带村、民主管村、生态美村、发展强村、依法治村、平安护村、道德润村、清廉正村的“余村经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村之道,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示范样本。2020年,全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7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56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