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听说过北大荒吗?这里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是她的肥沃写照;“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是她的富庶传说。然而,曾经的北大荒面目狰狞,没有人迹。“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和狼”。
如今的北大荒是国家粮食安全基地
从1947年开始,北大荒人以人民军队复转官兵为先驱,历经三代人,先后有14万转复军人,20万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地方干部,前赴后继向荒原进军。书写了人类拓荒史上的奇迹,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锤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0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荒,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这一碗米,承载的是北大荒人的家国情怀。
北大荒的大米,颗粒饱满,味道甘甜,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但这里冬寒春凉,无霜期短,自古以麦、豆种植为主,是水稻高产的“禁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种好北大荒的水稻,成了徐一戎一辈子坚持的事业。
黑土地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100个吃大米饭的人里,可能有99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100个种水稻的,肯定会有99个认识徐一戎!
1956年,徐一戎毕业于东北大学农学院,他来到黑龙江垦区的莲江口农场工作,组织上安排他研究水稻学——挑战禁区、突破禁区,让寒地长出水稻,谁知道他为此着了魔,一研究就是一辈子。
为了寻找适宜北方寒地的水稻品种,徐一戎四处写信,八方求援。有了一点线索,他就不管百里千里,登门收集。走得急,几乎乘车都没有座位,吃不好,睡不好,有时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站久了,累乏了,腿肿了,站着就睡着了。实在困得难受,他就铺张报纸,在座位底下躺一夜。他经常被乘务员当作逃荒的农民轰起来,那滋味实在难熬。但一想到目的地的水稻种,就有了无限的力量。住小店,吃小吃,发面饼就咸菜。徐一戎行程近万里,收集水稻品种材料近千份,为北大荒寒地水稻开发第一代品种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亲本。徐一戎对带回来的有希望的品种进行耐冷性试验,最多的时候70多个品种一起试验。条件有限,他就将秧苗栽在花盆、木槽里,放在经过处理的畦池中,用井水考验耐冷性能,采用不同的调控措施,从中筛选适宜北大荒的耐冷品种。
徐一戎的家中随处可见的就是水稻,瓶子、罐子只要能利用上的都让他种上了水稻。记不得具体实验了多少个品种,失败了多少回,经过无数次摸索,一个生长周期一个生产周期地观察,徐一戎终于掌握了寒地水稻生长期间的特点,扣开了寒地水稻禁区的大门,攻破了寒地直播水稻亩产超千斤技术难关,创造了黑龙江省直播水稻栽培史上的单产最高纪录,并在国内首次绘制出直播水稻早熟高产长相指标及生育进程模式图,使垦区水稻面积增加10%,亩产提高3.4%。禁区被突破了,寒地水稻同小麦、大豆一样走进了主栽作物的行列。人们说,这是北大荒种植史上的一场革命。
徐一戎视水稻如生命,50多年来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教学,共写出318本总计23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及翻译资料和科技论著,足迹遍及黑龙江垦区87个水稻种植农场和省内30多个市县,累计增效100多亿元。2008年,他将获得的各项奖励的奖金共100万元,全部捐给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用于研究北大荒水稻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5月徐一戎于哈尔滨病逝,享年91岁。
正是有了以徐一戎为代表的一代代北大荒人的不懈努力,才会有如今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荒早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北大荒累计生产粮食7411亿斤,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060.2亿斤。目前,北大荒每年调出的粮食可供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和解放军等一亿多人吃一年。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这一碗米,承载的是北大荒人的家国情怀。
856农场基本情况:
徐一戎曾开垦过856农场。“856农场刚建场的时候,小青山还是一片荒原,常有成群野猪出没。”回忆创业时情景,徐一戎脸上闪现出激动和喜悦。“一切都是创造出来的。马架子、小草房,甚至搭个帐篷,铺上草就开始搞研究。”尽管条件艰苦,但他筛选出的30多个水稻品种里,最高亩产达到242公斤。
现在的856农场还建有“徐一戎水稻科研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经过一代代垦荒人的建设,856农场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农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示范场”,全国第一水稻大场,寒地水稻之乡,水稻亩产可达到1400多斤。
80岁高龄的徐一戎老先生在田间地头调研水稻秧苗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