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七十年 三代人 一座精神丰碑
发布时间:2021.09.29

(一)创建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创造了新中国农业史上多个第一

1955年7月,1118名代表齐聚北京参加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决议》,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作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部分写在了决议中,而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从而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家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从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的伟大飞跃,是摆在所有代表面前的一道难题。第一位在会议上发言的农民代表——星火集体农庄金白山的发言引起了强烈反响。

金白山在发言中详细描述了星火农庄的生产方式和增产增收情况,当时很多农民代表不知道什么是拖拉机,电灯也是到大会堂第一次看到,睡觉的时候连寝室的电源开关都不会用。金白山给大家讲我们是如何使用拖拉机耕种翻地吸引了湖南湖北一众代表,让大家对星火农庄羡慕不已,当时的星火农庄已经有了将近4年的集体化生产经验。金白山用星火集体农庄全国第一个集体农庄、第一个拖拉机站、第一个突破大面积高产地区、第一个农民水稻科研小组、第一个农村题材纪录片、第一个写进小学课本的集体农庄……无数个全国全省第一的真实案例向代表们论证了“农业要发展走集体化富裕之路是必经之路”。该次会议后,合作化运动发展得很顺利。到1955年底,全国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67万个。

1951年2月19日,诞生于星火村的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发韧于不搞行政“拉郎配”式的共耕组,坚持搞“自愿互利”耕作组,地增产、人增收的三庄“金白山第五模范耕作组”的探索和启迪;成长于金白山担任第一农庄主席、李在根为农庄副主席兼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勇于创业,走集体化共同致富之路。金白山1949年在三庄担任生产委员期间开创性组织5户农户成立集耕组,走合作化性质雏形的生产耕作组,取得了令人羡慕的增产增收成果。1951年2月19日,在党的指引和农场厂部支持下,组织星火集体农庄创始人共同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由于农庄增产和建设闻名于全国,金白山本人和农庄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曾担任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52年10月国庆三周年之际,金白山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国庆观礼代表登上天安门。踩着泥土干活的农民能到北京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首次去北京的白山主席因为没有皮鞋,穿了双农田鞋就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金白山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去北京或者回来的时候,村里热闹非凡。人们排队将白山主席骑在脖子上,欢送或欢迎。他每次从北京回来的时候会给人们讲最关心的事情,在北京听到的消息。那时的人民代表是大家共享的幸福和荣誉。金白山去世后,李在根担起重担,在全体社员的努力下,水稻生产逐年发展,单产不断提高,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业和工副业飞速发展,全村走上了富裕之路。1987年,李在根参加了全国部分省市农业劳动模范座谈会,作了“科学育种、利国利民”的发言。

(二)走出第一批出国务工者,走实流转土地改革探索每一步

改革开放后,国门敞开。星火人在乡村干部帮助下,有338户村民陆续走出国门外出务工经商,每年赚的比在村里高了十几倍。村党支部派人到星火人务工经商的区域中心建立联系点,面对面介绍星火村发展情况和家里留守老人的信息,引导他们成为当地文明打工者,并将学习到的好经验及时反馈给村里,鼓励他们早日回到家乡二次创业做贡献。党的十八大后,村书记定期给赴韩国务工人员打电话,讲述家乡的新变化,引凤还巢。2018年,村民韩柳花第一个回村,被选为村里的妇联主席。她将在外地经营了近10年的配餐公司做好股权分配,委托给当地的合作伙伴经营,一门心思带着村民发展特色种植,成立星火村“柳花姐无公害开心小菜园”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同时,她还协助党支部建立电商平台,帮助老人们网上购物。返乡回村创业的金哲浩,成为花卉种植户,每年种植面积400-500平方米,雇佣贫困户,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如今,星火村还有30多位外出务工村民准备返乡创业。

同时,星火村针对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承包地无人经营的状况,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完善土地流转方式。从零散向种田能手流转到向社会资本集中流转,从单一流转要粮向要绿色生态综合效益进行转变。在村两委带领下,星火村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建立土地托管所的改革之策。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性质的情况下,星火村党支部成立了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决定把全村7220亩水田整体流转给经济有实力、信誉好、县域有产业的黑龙江滨江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村民带地入社,即得租金,又得合作社通过深加工增收部分的二次红利。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陈波的目标是:利用5年左右时间,将星火村的水田全部改造建设成为产粮又产“景”的生态有机品牌田。

(三)开辟可持续发展之路,点燃全面振兴“星星之火”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2018年,村里还有19户贫困户32口人没有脱贫,村书记崔哲俊大病初愈就与村两委和老年协会研究决定采取以“龙头+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整合土地资源,全力扶持村里能人崔泰国创办民族食品加工厂。贫困户利用闲置菜园,发展无公害蔬菜,与星火第一集体农庄副食品加工厂签定供销合同,为其定向种植朝鲜族泡菜所需的蔬菜原料和加工晾晒半成品。2019年,全村19户贫困户32口人如期脱贫摘帽。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开发民族民俗文化,将其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特色民俗村寨”旅游。通过开发民俗体验、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康体等旅游项目,实现了整村改造,2019年3月, “星火庄园壹号民俗村寨”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占地面积15.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村史博物馆、接待服务中心、民族饭店、长短期出租特色民宿、休闲广场、垂钓和荷花观赏、采摘园、文体活动中心、朝韩购物中心、污水处理站等设施。目前,已完成33栋民宿住宅主体建设,项目区内的给排水、热网、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也已竣工。接待服务中心、朝韩购物中心、民族饭店及33栋民宿住宅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目前,项目尚在建设中,就有60多位星火村民参与打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接待游客10.8万人次,年销售收入2160万元,年缴税金162万元,安置就业岗位100个。按照约定,形成效益后,将拿出利润的10%给村民分红。

星火村是“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的诞生地”,有着光辉的创业历史和农业发展史。


星火朝鲜族乡星火村基本情况:

星火村全村407户1047人,耕地7220亩,全部是水田。村内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优美,建有3栋村民住宅楼,共能容纳120户,整村铺装了沥青路面,建设垃圾分拣中心、污水处理站,完成电线及通信电缆明线入地,铺设污水排放管网,将全村95栋平房改造为朝鲜族风格民居,新砌5000余米朝鲜族风格青砖围墙,手绘2000余平方米的民族风俗墙画,实现村内环境进一步美化、亮化。现在的星火村是“全国文明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通过招商引资建成集游客接待、综合服务、长租庄园、短租庄园、休闲娱乐和民俗展示于一体的星火庄园壹号民俗村寨,同时配套建设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体验馆、休闲娱乐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稻草艺术展示区和民俗游戏体验区,为周边城区市民近郊旅游提供特色餐饮和特色民宿,打造多元化文化度假区。

星火集体农庄建庄70年来,在三代村级党组织(党支部)带领下,敢于担当、团结互助、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矢志不渝,努力拼搏,在创业、互助、共富、振兴的发展路上,用“星火精神”创建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用“星火精神”打造“星火大米”品牌,用“星火精神”探索开拓出了一条摆脱贫困走向全面小康生活,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全方位振兴的康庄大道。

佳木斯星火村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