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对乌兰牧骑的历史贡献给予了充分赞誉——“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对乌兰牧骑队员的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给予高度褒扬——“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与关怀。”回顾乌兰牧骑的发展史,一个个小故事徐徐打开的画面,串成岁月里叮咚作响的乐曲,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旭日其其格是原昭乌达盟翁牛特旗乌兰牧骑的一名主力队员,她曾参加过1964年的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观摩会演、1965年的乌兰牧骑全国巡回演出队。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牧民的家庭。解放前,父亲和大哥都被巴音(大牧主)逼死,母亲带着几个儿女在草原上四处流浪,旭日其其格的三哥和二姐患病无钱医治,都在流浪中丧生。解放后,母亲才带着他们安居下来,能歌善舞的她带着感恩的心情参加了乌兰牧骑。她练功刻苦,腿肿了、脚伤了,都不当回事。下乡演出,背着行李,拿着乐器,从不叫苦喊累。在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候,她和社员们一起除草间苗,宁可吃着野菜和豆粕充饥,也不肯离开乌兰牧骑。
旭日其其格婚后育有一子,爱人在呼和浩特工作。乌兰牧骑要长期下乡演出、宣传、服务、辅导,她就把刚满月的儿子送到布力彦公社阿日善大队的娘家由母亲看护。
1970年9月23日,翁牛特旗乌兰牧骑完成了在阿日善大队的演出任务后,要奔赴格日僧、白音塔拉公社演出。这时,旭日其其格的儿子得了肺炎。队里的领导要她留下来看护孩子,但旭日其其格知道,格日僧、白音塔拉公社的牧民居住分散,全队要分成几个小队深入嘎查、放牧点才能完成任务。乌兰牧骑队员一专多能,缺了一个人,就缺了几个角色。救场如救火,她不能光顾着自己的孩子,影响全队的工作。她请医生诊治后,把孩子交给母亲就随队出发了。
10月中旬,她离开家不到20天的时间,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让她火速回阿日善。那时,翁牛特旗东部的牧区信息、交通十分不便。旭日其其格借了一匹马,跑了两天才回到阿日善。
在家门口,她跳下马,但门口却没人迎接,这以前,若听到马嘶声,母亲一定会抱着儿子在门口笑盈盈地迎接她,屋里传来了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远在呼市的爱人已经在一天前回来了,白白胖胖的儿子闭着眼躺在炕上,静静的,没有一声哭泣与欢笑,母亲哭着告诉她:娃娃已经去世了。本来肺炎已经好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又发起烧来……
旭日其其格疼得昏死过去,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每一个表情、动作都历历在目,都在揪扯着她的心。儿子8个月大就会看着她的眼睛,咿呀学语,儿子就这么走了,是割走了她的心头肉啊!她的心不能颤动,和她一样木了。在路上给儿子买的饼干和糖果,儿子一口也吃不上了。
几天后,旭日其其格安葬了儿子,压抑着巨大的悲痛,骑着马归队了。接下来,乌兰牧骑还要在格日僧公社巡回演出,有多少牧民还在望眼欲穿等着看乌兰牧骑的演出呢!
在乌兰牧骑这支队伍中,有多少队员白天安葬了父母亲人,晚上就得上台演出,遇到哈哈大笑的剧情,也得笑出声来,戏比天大,救场如救火。
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扎根草原、贴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为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付出了艰苦努力,为推动农村牧区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乌兰牧骑队员在演出
乌兰牧骑基本情况:
1957年,乌兰牧骑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或“红色轻骑”,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是我国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地区独特的创举,是活跃在草原的队伍短小精悍、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为特点,兼具草原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的文艺工作队伍。乌兰牧骑,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乌兰夫等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在布赫等自治区老一代领导人亲手扶持下成长起来的,是振兴民族文化、满足基层牧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草原轻骑兵,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政治与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