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告别田赋鼎见证全面取消农业税
发布时间:2021.09.29

2009的夏天,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出了一尊青铜鼎,三足双耳,高99厘米、直径82厘米、重252公斤,它的名字叫“告别田赋鼎”,上有560字魏碑体铭文:“田赋始于春秋时代,封建社会形成田赋而生……乾坤转天地变……从二〇〇六年一月一日起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两千六百多年的田赋,并且还让国家反哺农业……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这鼎的铸造者是王三妮。

“2005年12月底,我从电视新闻上看到2006年国家要正式废止农业税,特别激动!”王三妮老人每当说起铸鼎情由,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我们祖上都是贫苦农民,辈辈纳税。新中国成立前,贫苦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要活命就得给别人扛活儿、打苦工。1952年前后,我们南宅公社基本完成‘土改’,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到了土地。不过,除了小块儿自留地外,土地由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统一经营。那时候,粮食产量很低,家家粮食不够吃。

20世纪60年代,农民还不懂小麦种植技术。当时,国家号召给冬小麦浇冻水,农民心里犯嘀咕不敢浇,怕把麦苗冻死了。落后的农业技术,原始的耕作方式,再加上固有的种植观念,导致当时的小麦亩产只有200斤左右,交了公粮之后几乎没有剩余,农民的生活很艰辛。那时,灵寿的村民偶尔才能吃上白面馒头,谁家要是蒸白面馒头,那香味能让四邻八舍羡慕半天。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分离,分田到户,随着农业生产力、农业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也增长了。

“自分田到户,家里地就不少了,家里最多时有7口人,14亩地。公粮每年夏天要交700多斤的小麦,秋天交800多斤的玉米。每年‘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费,平均下来每人要交76元,全家一年532元。”提起交粮纳税,王三妮有些感慨,“免田赋是咱农民祖祖辈辈的梦想啊!”

2006年1月1日,国家正式废止农业税,这标志着延续了2600年的田赋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灵寿县早在2004年就响应国家逐步免除农业税的号召,为全县农民免除了农业税。

这是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值得永远铭记。王三妮带领家人,举全家之力,运用家传的青铜铸造技艺,自己设计、铸造,历时1年,耗资7万多元铸了“告别田赋鼎”,用以纪念国家废止农业税这件惠泽万民、利达天下的大事。

中国的赋税自夏商萌芽,之后历经了初税亩时代、租庸调制时代、两税法时代、一条鞭法时代、摊丁入亩时代等,包括近现代的三提五统、农业税,中间虽有“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弱税赋时代。但总体来说,皇粮国税一直存在,且有律法护航。如今,党和国家施惠于民、让利百姓,免除农业税,告别田赋,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9亿多农民开启了新命运,为中国农村面貌开启了新变革,也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开启了新时代。

“农业税废止后,我们农民不仅不用交钱了,而且家里种地,政府每年还补贴216元。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王三妮激动地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啊!”

铸造“告别田赋鼎”让王三妮名声大噪,王家家传五代的青铜器铸造技艺名扬四海。2013年,灵寿青铜器制作工艺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三妮也被认定为省级非遗工艺传承人,他的儿子王英洁被认定为市级非遗工艺传承人,他们的青铜器工艺品到各地展销,甚至走出了国门,生活越来越忙活,日子越来越红火。

如今,在党和国家一系列“三农”政策的指引和保护下,灵寿县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驶上了快车道。尤其是青廉村及周边村镇,香菜种植、西瓜改良、药材培育、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蛋鸡养殖、生猪饲养等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告别田赋,告别的是旧制度,开启的是新时代。一尊鼎,铭刻的不仅仅是告别田赋,还浓缩着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它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启了的新篇章!


青廉村基本情况:

青廉村位于南寨乡政府北2公里处,东隔慈河与行唐县相望。全村2个自然庄,共有966户3790人。辖区面积5.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9亩,沿慈河有滩涂荒地。村内主导产业有香菜、西瓜、药材种植。村民王三妮的青铜器工艺制作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