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唱响时代主旋律 焕发昆曲新魅力——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施夏明
施夏明
唱响时代主旋律 焕发昆曲新魅力

见到“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一级演员施夏明时,他刚结束一天的排练。2021年,这位1985年出生的“最忙昆曲小生”在唱好昆曲、传承昆曲的路上,又多了个昆剧院院长的身份。艺术、行政“两手抓”的他如不停旋转的陀螺,鞭策着自己在昆曲传承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昆曲浸入骨髓

毕业进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之初,施夏明对昆曲演员这个职业并无太大信心。面临收入低、演出少的窘境,他曾有过放弃的念头。2006年,21岁的他被选为《1699·桃花扇》主角,首演非常成功,让他脱颖而出,也让他看到了希望。

此后,施夏明又主演了多部作品。2011年,他拜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石小梅为师,其艺术生涯迎来了新的起点。

施夏明直言,做石小梅的学生压力不小。“她一丝不苟的态度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学生们。进了排练场、到了舞台上,你必须认认真真地演绎每一个人物。”经过10多年的学习磨炼,施夏明从“巾生”到“小官生”再到“雉尾生”均能信手拈来,塑造出候方哉、淳于棼等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

“压力在身,催人奋进。”施夏明说,他自14岁与昆曲结缘,工作20余年来,已经主演了大戏10余部,传承经典折子戏20余折,原创新编昆曲折子戏6折,年均演出场次超100场。“每一个人物都是不可复制的。我很珍视出演每一个人物的机会,也十分享受在舞台上演绎人物的过程。”

唱响时代旋律

在传承经典剧目的同时,施夏明还积极拉近昆曲与群众的距离。

2020年,由施夏明策划主导并领衔主演的抗疫题材昆剧《眷江城》上演。剧中,他将现代生活高度凝练化、抽象化、艺术化,创作出兼具时代感与传统审美的新程式。

施夏明坦言,昆曲现代戏创作一直遭遇质疑,大家普遍认为昆曲是很难排演现代题材的。“在演绎经典的折子戏时,我们脚上穿的是厚底鞋,身上穿的是水袖长衫,说话也是文言文。如何在保留昆曲原本特色的前提下演绎出现代生活场景?不同时代下,人物的分寸感、语言速度、语感节奏,包括嗓音用真声多一点还是用假声多一点,都需要认真考量。”终于,从最开始的“路不会走、话不会说”到后来的游刃有余,施夏明先后参与创作并领衔主演了《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三部昆剧现代戏,为昆剧现代戏的探索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施夏明表示,三部现代戏从唱腔、念白、身段等传统程式上塑造现代人物,并以“共情”为突破口,对当下正能量的、美好的情感进行艺术塑造.主创人员一点点琢磨,借用、化用传统程式,把人物一个个地“捏”了出来。

坚持守正创新

施夏明说,昆曲鲜活地活在每一个昆曲从业者身上,每一个从业者也坚持把前人留下的东西传承好,并不断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价值,取材于民、奉献于民的精品力作。

从艺20多年来,除了在剧场演出,施夏明还频繁前往校园、社区、乡村,将昆剧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天地。去年11月,他随2021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走进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演出结束后,他顾不上卸妆就匆匆换下演出服,与该校学生进行了一场“青年十问·演后谈”。

2017年,施夏明还与歌手谭维维跨界合作了歌曲《幻梦》。在他看来,在流行歌曲创作中加入传统戏曲的声腔、融入戏曲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接,既可以满足现在听众“短平快”的审美需求,也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去了解昆曲。

而如今市场的反馈也让施夏明感到欣喜。“现在观众对昆曲的反响正在不断变好,演出场次逐年增多,观众也越来越年轻化,这些无不体现了昆剧的活力。”他说。

转自:文旅之声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邰子君 马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