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为人们留下珍贵的“非遗”记忆
发布时间:2022.06.14

光影留声、音韵永存……记录“非遗”、留住“记忆”,国家图书馆用记录的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为庆祝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下,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182家各级各类图书馆于6月10日至7月10日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

近年来,该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国家图书馆的一项品牌活动,系统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工作历程和优秀成果。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受非遗司委托,承担了记录工作的学术咨询、培训和成果验收工作,努力践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宗旨,将图书馆服务与非遗保护事业有机融合,鼓励公众主动了解当地特色传统文化事项,进一步展示非遗传承人的精神品质,号召新时代青年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 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

文化和旅游部于2013年试点,2015年全面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截至2021年,中央财政已对全国约160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记录的财政支持,约占国家级传承人总数(3068名)的52.2%。

据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介绍,2015年全面启动的时候,这项工作被称作“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他讲道:“这其中的‘抢救性’三个字,就很能说明这项工作的特殊性了。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位,已经去世了约400到500位,健在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也在70岁以上。所以这项记录工作的必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每一位传承人都是一座图书馆,传承人虽日渐老去,但他们的绝技、他们的智慧,不能随着他们的逝去而消失。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我们能做什么呢?一是尽量抓好活态传承工作,让高龄传承人多带徒、多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二是尽可能去记录传承人的记忆与技艺,并通过文献载体保存下来。记录工作正是以此为目的,由文旅部非遗司组织开展,由我国各省非遗保护中心实施。”

记录工作的开展方法是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相关著作、文章、手稿、音像制品等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从记录成果中选取素材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这一工作方法突出了影像记录对传承人所承载的记忆和技艺最大限度的保存,因为影像记录能够保证更大尺度、更多角度、更多细节的信息被记录下来,也能够帮助这些非遗项目的实践能够在未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还原,为人传艺续增加一份资料保障。同时,相关工作规范还强调了工作方向和具体方法的学术性,以保证所记录和收集内容的学术质量和所获得文献资料的参考价值。这一套工作方法对以人为对象的文献资料记录和收集工作,和对以人物为中心的专题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主持制定的传承人记录方法和规范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周新国教授喻为“21 世纪中国大陆口述史规范的三种模本”之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培训授课专家刘魁立表示,传播和传承实际上是保护工作这项总任务的两翼,彼此不可分开。在传播过程中会推进传承,而传承必然需求传播的协助,让大家能够了解传承人记录工作才能更好地得到保护。对研究者来说,不仅能够具体了解某个传承人,也能从总体上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对传承人而言,这些工作是对自身的总结和再认识。其他传承人会更加关注自己面对和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进自身传承工作,提高积极性和增强荣誉感。对广大民众而言,很难说不会出现下一代传承人,他们在记录工作传播过程中会注意到这些宝贵遗产。许多人会关注、热爱非遗,这些庞大的后备军队伍中间也会出现新的传承人,对传承工作也是很好的刺激。

872项记录成果完成验收 强化非遗保护群众基础

记录工作与时间赛跑,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下了传承人掌握的精湛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留下珍贵的“种子”。

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组副组长戴晓晔讲道:“在筹备今年的‘年华易老,技·忆永存’活动时,我们获知王治升老释比过世了。王治升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受访对象,他是羌年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羌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许多羌族村庄,羌族人民聚集区遭到严重破坏,羌年项目也因此陷入岌岌可危的状态。2016年,记录团队的成员们,翻过崇山峻岭,深入到了群山环抱之中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记录下了王治升主持的一次完整的羌年活动。工作人员就是这样不畏艰难,尽心尽力记录下每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展示他们的魅力和风采。”

记录工作成果包括文献片、综述片、收集文献、口述文字稿及工作流程文件等内容。每个记录项目的成片时长平均为25小时,数字化后的收集文献约为100—300件,口述史文字稿平均字数为10万字。每个项目最终提交的资源量平均为300GB(素材资源量平均为1200GB)。截至目前,2015—2018年支持的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项目中,共计872个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已完成最终验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庆善表示:“为了保证记录的质量,对记录成果进行严格的验收,则是记录工作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验收就是检查记录工作的成果,总结经验,更好地推动下一步工作。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托承担了验收工作。验收人员的组成包括:技术人员、非遗专家、纪录片专家和文献专家。我主要参加民间文学和民俗类项目的验收工作,在验收工作中,有很多项目的抢救性记录工作都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有的传承人年纪大了、体弱多病,仍然坚持配合记录工作,尽可能更好地完成记录。有的传承人在记录过程中就去世了,令人倍感难过,也让我们深感记录工作的紧迫性。我们正是通过这些传承人的讲述,带我们走进历史深处,走进先人心灵当中,这样的记录对于我们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具有极大的价值,它对于增强我们今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陆续编写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操作指南》;举办了面向各记录工作实施单位、执行团队和验收专家的各类培训;出版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十讲》;组织实施了5批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的验收,并每年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主题展览、“他们鉴证了文明”非遗影像公开课等活动。

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记录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得到了检验,积累了大量经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围绕记录工作制作的非遗影像公开课播放量1481万。这项工作最大的意义就是保存了一套完整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影音图文多媒体资料,并且在努力地向社会公众推广这些记录成果,提高传承人和非遗项目在全社会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社会机构和普通公众关注他们,为非遗保护创造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促进业内人士和学术界对这些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的研究和挖掘,帮助非遗项目找到更多传承的支点,从其内部激发非遗项目的生命力。(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