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佛山非遗绽 放迷人光彩
发布时间:2022.06.12

6月11日上午,由广东省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禅城区博物馆(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的2022年佛山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顺利举行。这是一年一度的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也是一次展示佛山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会。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手绘佛山非遗作品集》首发

活动当天,由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写的《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2022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吴子洲老师所绘的《手绘佛山非遗作品集》首发。

其中,《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系统收录了2022年6月前佛山市所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共131个项目、226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相关情况介绍和图片。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综合了材料信息,进行精心编辑、甄选,文字介绍尽可能做到朴实精炼,配以体现风貌和形态特征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勾勒出一幅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画卷。

《手绘佛山非遗作品集》以传统中国画中的白描方式勾勒出15个佛山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其绘画作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吴子洲先生,他的绘画注重写实细节,追求信达。这种运用绘画语言进行细腻表述的方式为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视野,是用另一种艺术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与再现。

非遗作品征集“见人见物见生活”

非遗的保护理念讲究“见人见物见生活”,实物作品是非遗的技艺特色以及项目历史沿革的重要载体,非遗作品征集更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

今年,佛山市博物馆和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在开展非遗实物征集工作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收到了粤剧、石湾陶塑、佛山秋色、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岭南盆景等丰富的非遗作品。

此举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非遗馆藏,更是对佛山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充分体现出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市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博物馆之城”建设之中。

禅城非遗传承力量不断壮大

2021年,禅城区新增了13个区级项目和19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项目种类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及民俗。禅城区第六批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公布,丰富了禅城区非遗项目的种类构成,也加快了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进一步壮大了非遗传承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增的非遗项目中,有7项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分别是佛山白眉拳、龙形拳、七星螳螂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和洪拳。佛山是南派武术的发源地,武术文化历史悠久且底蕴深厚。禅城区将进一步挖掘传统武术项目,发挥其武术文化的优良传统,传承发展武术文化,积极擦亮佛山“功夫之城”的名片,投身“世界功夫之城”的建设中。

“岭南味,佛山品”,在本次新增的非遗项目中,也有让人食指大动、回味无穷的传统粤式点心,分别是公兴隆礼饼制作技艺、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南庄大包制作技艺。对传统粤菜项目的发掘保护也是佛山建设“粤菜粤厨名城”的重要举措。

佛山文博非遗事业蓬勃发展

经过网络投票与专家综合评审,2021年度佛山文博十件大事与非遗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佛山市博物馆之城规划》发布、“南海有礼”系列文创产品荣获中国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案例、佛山咏春拳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等事件分别登上文博、非遗“大事榜”。

回眸2021年,佛山文博、非遗盛事亮点多多。在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下,佛山市博物馆学会、佛山市博物馆发挥龙头作用,统筹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力量,共同推进佛山文博、非遗保护工作。文博和非遗十件大事评选,既是市民参与度极高的文化盛事,也是全市文博、非遗界过去一年保护、传承、弘扬佛山传统文化的缩影。2022年,佛山市、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将继续努力,共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佛山文博、非遗事业添砖加瓦。

创新之中见非遗时代风采

佛山非遗,历经千年积淀,至今仍在不断创新发展。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创见·非遗”——佛山非遗创新作品展在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正式展出,展期为6月11日展至28日。

本次展览在全市范围内征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创新作品90余件,力求传达传承人在时代中激流勇进,奋勇争先的积极态度。

传统技艺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它汲取了时间、人生、历史的艺术精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传承有序,手把手地用生命浇铸着令人惊叹的艺术之花。正是他们使佛山的非遗项目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在新时代中不断地跨界、融合,与现代生活、现代工艺、现代产品、现代审美相结合,使用新型材料,跟随时代审美,融入现代生活,创作出许多新作品。

本次展览力求让观众在享受美、观赏美的同时,能跳出传统思维,从创新中看见非遗,感受非遗人不懈的努力和奋发。主办方希望佛山非遗通过创新之路能够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非遗好戏精彩不断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除了非遗展览,在佛山梁园、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和适安里古民居群非遗体验区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包括非遗课堂和非遗户外集市。

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禅城区博物馆、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以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为主要阵地,打造面向公众的常态化非遗课堂。通过举办非遗项目的浸润式培训,将观众“请进来”博物馆了解非遗,从而加深市民对禅城本土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的共享利用,倡导非遗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当天,“非遗课堂”正式启动,第一期由石湾陶塑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曹锋明向广大学员讲述石湾陶塑历史、传授石湾陶塑技艺。

6月11-12日,在适安里古民居群非遗体验区举行融合非遗、旅游、手信、文创、潮品等元素的非遗户外集市活动。本次集市引进20个非遗摊位,包括佛山剪纸、佛山彩灯、石湾陶塑等非遗项目,让市民群众现场零距离感受非遗传统工艺产品的魅力,体验非遗产品给现代生活带来“活色生香”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