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路简介
用乡村旅游串联起党史教育、传统文化、先烈精神、制陶技艺、非遗太极。该线路既是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路线,也是研学历史文化、农耕文明、太极武术的生动课堂。
二、行程路线
修武县叠彩洞精神党性教育基地→山阳区典礼学书匾额博物馆→博爱县青天河精神纪念馆→沁阳市宋学义故居、杨介人故居、苟庄屯村神农陶文化创意园→温县陈家沟景区、小麦博物馆
三、最佳旅游时间
全年
四、主要乡村旅游点(项目)介绍
1.修武县叠彩洞精神党性教育基地:秉承“忆初心、担使命,守初心、强作为”的新时代精神为建设理念,围绕“普通人因信仰而伟大”这一核心主题,以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生动诠释了伟大的“叠彩洞精神”——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突破精神,不忘初心、严于律己的廉洁意识,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2.山阳区典礼学书匾额博物馆:是一座集藏品参观、陈列展览、历史文化研究、传统文化教育讲学、培训、交流、历史舞台剧表演、传统文化影视播放、各场景厅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馆、博物馆、教育馆及历史传统文化娱乐学习的园区。主要景点有科技古戏楼、仿清四合院建筑民宿、匾额展厅、红色文化展厅等。
3.博爱县青天河精神纪念馆:位于全国5A级旅游景区云台山景区内,面积240平方米。为再现青天河水库修建场景,铭记历史,激励后人,弘扬艰苦奋斗的青天河精神兴建而成,馆内分为浮雕墙、全景沙盘、室内场景人物模型、实物展示、图片展示等五大部分。青天河水库是博爱县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面旗帜,是焦作博爱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历史见证,青天河精神也是激励当代人求实创新、勇于探索、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
4.沁阳市宋学义故居: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的故居为核心,展现20世纪50年代典型的豫西北四合院建筑特色,分为宋学义革命历程和回乡建设家乡两个事迹展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沁阳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焦作市级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中小学“红色传承、研学旅行”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焦作市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
宋学义故居展厅(室内)
沁阳市杨介人故居:位于沁阳市崇义镇崇义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先驱杨介人烈士生活过的地方,2020年在原故居的基础上进行翻修、布展,分为“信念”、“斗争”和文物展示三个主题展厅,门头上所挂的“杨介人故居”匾额为王梦奎先生所书。
杨介人故居
沁阳市苟庄屯村神农陶文化创意园:整体风格为现代简约中式,兼具江南苏式韵味,以黑陶文化为主题,建有史前文明厅、沁阳黑陶厅、神农陶黑陶厅。整个园区坚持从一砖一瓦,一陶一木,一门一牌,一场一景的细节处着手,是体验非遗黑陶工艺的好去处。
神农陶创意园入口
5.温县陈家沟景区:全国4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由太极拳祖祠、太极拳祖林、太极拳文化园、杨露禅学拳处、陈照丕陵园、东沟以及在建和待建的名人故居、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陈家沟古村、全域剧场等景点组成。自陈王廷创编太极拳300余年来,太极拳以其显著的强身健体功能以及浓郁的太极拳文化而享誉中外,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1992年第一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成功举办以来,每年来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健身养生、写生写作、影视拍摄、感受博大精深太极拳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陈家沟景区已成为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及游客心中的太极圣地。
6.温县小麦博物馆:是广大青少年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求知修身的“第二课堂”。馆内通过展板、实物展示了小麦的前世今生,室外的小麦文化体验园的太极池景观、龙骨水车、石磨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农耕文化,深刻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感受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而小麦文化是农耕文化之魂。
小麦博物馆
五、特色美食和创意产品推荐
特色美食:“忆苦思甜饭”、散养鸡、土鸡蛋、野菜、南孔芝麻糖、北孔花生、核桃、王曲肉丸、温县古贤村碾馔、温县南韩村山药小麻花、山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霉豆腐
创意产品:拓印、绞胎瓷
六、交通方式
自驾:
修武县叠彩洞党史精神教育基地距焦作市28公里,车程50分钟;距修武县城18公里,车程30分钟
博爱县青天河精神纪念馆距焦作市去40公里,车程1小时20分钟。
沁阳宋学义故居距焦作市区35公里,车程50分钟
沁阳杨介人故居距离沁阳市区12公里,车程20分钟;距焦作市区44公里,车程60分钟
沁阳市苟庄屯村神农陶文化创意园距沁阳市区(县城)15公里,车程15分钟
温县陈家沟景区距焦温高速10公里,车程20分钟;距温县县城6公里,车程15分钟
温县小麦博物馆距焦作市区50公里,车程约1小时
公共交通:
前往修武县叠彩洞党史精神教育馆,在焦作火车站乘坐3路公交车到方庄站下车,再乘坐方庄-岸上公交车到宰湾村下车;修武高铁站乘坐方庄-岸上公交车到宰湾村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