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亿万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演出呈现:
舞台全景展示一组组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及焦裕禄、雷锋、钱学森等时代英模群像;视频呈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场面。
党史瞬间: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代表
从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十年,虽然经历曲折,仍然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同时,在精神力量上也获得了巨大丰收。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涌现出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书写了无数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为了早日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用三年多的时间,建设起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铸就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为了改变兰考人民贫穷落后面貌,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他以“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赤诚,以“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诠释着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河南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用十年时间,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这个过程中,81人献出了生命。他们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创造了一代中国农民改天换地的传奇。
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甘当螺丝钉,勇于奉献,乐于助人,表现出崇高的共产主义情操,成为那个年代最响亮的名字。1962年8月,他因公殉职时,年仅22岁。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精神,成为新中国社会风尚的一个标志。
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把热血洒在戈壁滩,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新中国国防建设事业,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镌刻在中国大地上,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