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开展革命文献 民国时期文献普查 促进成果共建共享
国家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3.12.22

2012年,国家图书馆联合业界共同策划实施的“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正式启动。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随之展开。组织制定民国时期图书、民国时期连续出版物的普查数据标准,分类推进,稳步开展各类文献普查。采取“大馆先行、分类推进”策略,依次开展民国时期平装书、连续出版物普查工作,并积极进行民国时期线装书普查前期准备工作。截至2023年10月31日,已发展成员馆56家,发布书目数据30万余条,馆藏数据80万条。

满足便捷利用文献需求,有效保护民国时期文献原件

建成“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系统,通过批量上传和联机上载两种方式开展民国时期文献数据普查工作。经过两次升级改造,目前已实现革命历史文献、民国时期平装书、民国时期连续出版物等多种类型文献的检索查询和展示、全文挂接和阅览等功能。截至2023年10月31日,发布书目数据30万余条,馆藏数据80万条,其中5万余条书目包含目次与全文,免费提供给公众阅览使用,满足社会各界便捷利用文献需求,同时有效保护民国时期文献原件。

同时,为将民国时期图书普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尽快提供各界使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办公室于2015年启动《民国时期图书总目》编撰工作。这是一部反映最新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成果的大型回溯性书目,预计出版18卷,收录书目约22万条,参编单位50余家。截至2023年10月31日,已出版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农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科学)、语言文字、工业技术共计7卷,其余各卷编纂整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普查民国时期文献,对普查数据进行二次整理利用

已出版的7卷《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具体情况如下:《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哲学》2018年5月出版,主要收录1911年至1949年9月国内出版的有关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中文图书4830种。《民国时期图书总目·社会科学总论》2019年12月出版,主要收录1911年至1949年9月国内出版的有关社会科学总论方面中文图书2964种。《民国时期图书总目·自然科学(基础科学)》2020年6月出版,主要收录1911年至1949年9月国内出版的自然科学(基础科学)方面中文图书5079种。《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农业科学》2020年11月出版,主要收录1911年至1949年9月国内出版的有关农业科学方面的中文图书4017种。《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宗教》2021年3月出版,主要收录1911年至1949年9月国内出版的有关宗教方面的中文图书7176种。《民国时期图书总目·语言文字》2023年7月出版,主要收录1911年1月至1949年9月我国出版的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中文图书5625种。《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工业技术》2023年9月出版,主要收录1911年1月至1949年9月我国出版的有关工业技术方面的中文图书5732种。 已出版7卷共收录图书35423种,比《民国时期总书目》相关类别收录总量增长40%。

《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基本依据《中图法》体系按学科分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语言文字,文学理论、世界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综合性图书18卷,主要收录从1911年至1949年9月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酌情收录近段时间内国外出版的中文图书。1911年前印行、民国期间又连续出版的丛书、多卷书,以及  1911年前出版、民国期间重印的图书,均予以收录。

《民国时期图书总目》按学科分卷,分册编辑出版。按照书目数量的多  寡,一个学科编成一册或多册;或由若干学科合成一册。依据《中国图书馆分  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详简不同的类目名称。每卷  列有类名目次表。在分类的基础上,再依据“题名”“责任者”和“出版者”三个项目依次按照拼音进行编排。三个项目完全相同的,原则上合并为一个条目,计为一种,但如果三个项目相同但其他著录项缺失或差异较大的,则析为单独条目。同一条目下作品的不同版本,原则上按出版时间排序,同时兼顾版次顺序。

《民国时期图书总目》

《民国时期图书总目》的书目信息包括顺序号、题名、责任者、版本、出 版发行、形态细节、丛书、提要及附加说明、馆藏标记,共9个项目。提供书目数据的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专业图书馆等收藏单位的简称,并分别按各收藏单位简称的拼音排序。各卷附有拼音为序的题名索引以及题名首字拼音检索表。《民国时期图书总目》不仅是对民国时期文献普查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对普查数据的二次整理利用。

整理出版、联合目录  让普查成果资源共建共享

整理出版是文献普查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利用的传统途径。《民国时期图书总目》是一部大型回溯性书目,并以联合目录的形式呈现,为民国时期文献整理和保护提供了一手资料,为学者和社会公众查找利用民国时期文献提供了一部著录详实,编排科学、使用便捷的工具书。《民国时期图书总目》推出后,得到了学者和读者的普遍好评。

在编纂出版《民国时期图书总目》的过程中还创新工作机制,培养民国时期文献编目整理人才。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主导,参与部门积极响应,成立项目小组,指定专门的项目联络人,每月汇报工作进度。在编纂过程中遇到问题马上召开业务讨论会,及时解决,稳步推进工作。《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各卷都有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编纂整理团队,在对书目数据的整理、审校中,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了文献,深入掌握了书目数据的编制整理和书本型书目的编纂技能,提高了文献保护利用的意识。同时,在编纂出版过程中严把意识形态关,通过馆长办公会, 充分研究讨论对问题数据的分类处理,确保万无一失。

联合目录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便捷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已深入人心,建设联合目录仍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便捷的方式。通过普查收集各馆数据,建成联合目录,能够集中揭示和报道成员单位馆藏分布情况, 有利于扩大文献检索、利用范围。后续还可扩展为相关知识库,推进文献资源的聚合和共享。

《民国时期图书总目》的编纂出版,惠泽学林,锻炼人才。这是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成果转化的经典案例,同时又促进普查工作深入开展,也为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图片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