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推进产业融合 实施可持续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旅游扶贫案例
发布时间:2021.11.12

一、基本情况

吉强镇龙王坝村地处县城以西10公里处,是西吉县11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辖8个村民小组404户16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8户849人,为2015年脱贫销号村,2020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500元。近年来,该村立足绿色、生态、休闲,将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将农村变景区、农户变导游、民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着力打造生态休闲、民俗体验、三农乐园、研学旅行为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旅游扶贫成效

龙王坝村自发展乡村旅游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62.4万人次,创旅游收入7300多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6万元,“黄金周”期间每天接待游客三千人以上。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中国最美乡村旅游模范村” “全国生态文化村” “全国美丽宜居小村庄” “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自治区首批研学基地”和AAA级旅游景区。

三、主要做法

(一)三产互动“融合”

坚持林下经济、乡村旅游三产业融合发展,种植2000亩林下油牡丹、1000亩金银花、120亩红树莓,养殖万羽震湖生态鸡,建成梅花鹿养殖中心,培育形成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同时,投资建成3000平方米的餐饮中心、4000平方米的乡村科技馆和儿童游乐场、占地50亩的滑雪场、200平方米的旅游商店、5000平方米的日光大棚及20栋草莓采摘大棚,以销售马铃薯、芹菜汁、珍珠鸡蛋等本地特色农副产品的旅游商店年销售额达200万左右,特别是利用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六盘山干部学院培训基地陆续培训学员1万人次实现产值1000万,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与旅游开发相互融合发展。

(二)旅游扶贫“并举”

以西吉县心雨林下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吸收农户200多户,投资入股发展乡村旅游。建成56间窑洞宾馆,带动完成40户民宿改造(每户3间客房、每间客房3张床位、每张床位30元),常年参与旅游就业村民70人,开发了石磨磨面、碌碡碾粮等传统农业生产体验,采农家菜、养农家鸡、吃农家饭、住农家炕等农家生活体验系列旅游产品,使游客听乡音、品乡味、留乡愁,贫困户从生产者变身经营者。2015年5月正式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62.4万人次,创旅游收入7300多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6万元,“黄金周”期间每天接待游客三千人以上。

(三)基础设施“先行”

西吉县推荐吉强镇龙王坝村争取到国家旅游专项建设基金100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投资500万元对龙王坝实施特色产业融合示范村建设项目等,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同时,整合旅游、林业、扶贫等各类投资项目集中用于农村道路、旅游厕所改造、危房改造和荒山田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乡村环境和硬件设施。

四、经验启示及未来展望

(一)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资源转化利用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龙王坝村就是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黄土梯田自然资源,采取村民土地资源入股合作社兜底的合作模式建成了窑洞宾馆、滑雪场等,与各中小学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农事劳动,了解更多的动植物、农业知识,获得对现代农业、高技术农业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具有寓教于乐的独特效果,提高了旅游、休闲的文化内涵,使农庄成为学生的教育实践基地。同时把本地农产品马铃薯、芹菜汁、红军粉变成旅游商品,延伸了产业链,培育了新的农民增收点。

(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和能人带动

榜样具有最好的说服力,示范是最好的引领。龙王坝村充分发挥村党员和致富能人“两个带头人工程”的旅游扶贫示范带动作用,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奔小康,目前不但已经成功脱贫,并且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成为了全国有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同时2017年12月份全国农村两个带头人工程现场会在固原市召开,龙王坝作为样板,成为其中一个观摩点。

(三)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商业模式创新

龙王坝不同于传统旅游景区早上9点才开门迎客、下午5点就关门送客(中国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时代景区”),龙王坝是全天候免费开放的景区,游客可以一年四季随时进出、自由停留。不收门票,不收停车费,提供龙王庙、评书、社火、乡村科技馆、节庆民俗表演等免费观光,即只有像餐厅、窑洞宾馆、民宿、滑雪场等直接消费才收费,不直接消费则不收费,让游客有免费游览的优惠,相当于让游客占有了“消费者剩余”,这是在当前阶段最能吸引人的一点。极大地满足和迎合了对游客免费的需求,平均每天吸引了上千名游客自发前来。不但对游客“免费开放”,龙王坝对商家也“免费招租”。目前已招商引进近10家各类业态商家,同时为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营户提供用电补贴,免费入驻,规范经营,定期考查的方法。因为“开放”,因为“免费”,龙王坝快速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游客和商家,并迅速产生了巨大的“流量”——客流量和交易量。

(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丰富配套、延伸消费

龙王坝餐饮中心可以同时容纳500人同时就餐,里面有当地特色农家菜、当地小吃、品种繁多的土豆宴、特色火锅,每个游客在“吃”上的消费可以达到几十元乃至上百元。在住的方面,龙王坝村中既有村民依托自家房屋开的民宿,每晚住宿价格一间房120元,也有由窑洞、梯田民宿主题精品酒店,每晚房价达到240百元乃至数千元,但一到节假日依然一房难求。

近年来,龙王坝还陆续出现了骑马、射箭、酒吧、咖啡馆等多种娱乐项目,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娱乐需求。除了免费的文化演出等娱乐项目外,还有专门针对儿童的小型游乐场和乡村科技馆以及针对年轻人的马场和乡村酒吧,这些收费娱乐项目受到了儿童和年轻人的欢迎,吸引他们延长了停留时间。

(五)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搭建平台、共享经济

不同于很多封闭式的乡村旅游景区都是村集体旅游公司独家经营,也不同于大多数乡村农家乐只是本地村民就地经营,龙王坝除了鼓励村民参与农家乐经营外,合作社以开放的心态、平台的思维和共享经济的理念,鼓励和吸引大学生、返乡青年、复转军人、转型小老板、高校农业专家、文化企业等到龙王坝创业,这几年新开的创客咖啡馆、乡村酒吧、梯田精品民宿、大学生创意密室逃脱、7D影院等,都是外来商户的典型代表,同时和西吉县科协合作打造的乡村科技馆成为了政府与村子共享资源的新模式,最近龙王坝正在加紧推出龙王坝新村民计划让更多的城里人来龙王坝下乡安家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打造声势,积聚人气

增强对外影响力,提升人气指数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龙王坝与央视合作,2017年央视农民春晚北部主现场和乡村大世界栏目、2020年心连心艺术团及湖南卫视的“功夫学徒”走进龙王坝。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推向全国,还与新华社、凤凰卫视、腾讯直播、广东卫视、宁夏卫视等媒体合作多次,大量报道了龙王坝旅游扶贫创业创新等先进经验,龙王坝最为全区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景点,在全区旅游大会上作交流发言,有力地扩大了龙王坝知名度。同时积极参加自治区文旅厅等各类旅游宣传和旅游商品博览会,散发宣传品,拓展市场空间。积极参与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创建等有关节庆活动,想方设法提升知名度,推销旅游产品。

(七)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发掘当地文化,发展民宿

进入龙王坝,便会看见农家大院、乡村民宿、乡村科技馆、乡村滑雪场、乡村产业园、乡村梯田景观、乡村大红灯笼、乡村玉米、乡村人文资源,把龙王坝的发展与中国农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也把城市人和农村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而紧扣其中的,便是文化的纽带。因为有了文化的内涵,龙王坝村才有了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因为有了文化的导引,龙王坝村作为农村新形象的传播影响力才会如此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