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地处茅山革命老区、茅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北麓,句茅路、茅延线穿村而过,市区、集镇、茅山风景区均在15分钟车程圈内,全村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下设24个自然村、41个村民小组,1389户,共3524人。2020年全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3万元,人均收入4.18万元。丁庄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示范点”“中国特色村”“全国葡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中国葡萄之乡”等荣誉称号,一幅“产业精美、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社会和美”的丁庄乡村旅游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二、旅游扶贫成效
丁庄村位于茅山革命老区的中心区域,改革开放前是出了名的穷山沟。改革开放后,村里办起了砖瓦窑,虽然逐步富裕起来,但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从1989年两亩葡萄种植起步,如今以葡萄产业为依托,带动全村农产品加工业、种植业、服务业、餐饮业、住宿业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丁庄村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一)旅游发展情况
2020年全村直接旅游从业人数250人,全村旅游从业人数占比7.09%,人均年收入4.18万元,人均从旅游业中获得年收入1.2万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旅游总收入5000万元、接待游客40万人次(2019年旅游总收入4780万元、接待游客60万人次)。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199人,依托葡萄关联产业,91户建档户年人均收入达1.5万元,全部脱贫。
(二)社会资本投入
休闲观光农业方面,丁庄村以葡萄产业为基础,形成2万余亩郁郁葱葱的葡萄种植景观和30余个“丁庄葡萄”国家地理标志葡萄品种,先后建成二丫葡萄园、老方葡萄园等37家家庭农场和小兵农家乐等12家农家乐,推出育苗、栽培、修剪、采摘等农事体验活动和石磨、手推车等农具操作项目;建有丁庄葡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农民培训中心等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培育出农业培训、葡萄科普、党性教育、研学共建共培等旅游新业态;建成合作联社展厅、丁庄天猫旗舰店,与金鹰超市、盒马鲜生等平台合作,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发葡萄萃、葡萄籽油等农副产品24种、“葡萄宝宝”系列文创商品18种,形成以葡萄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吸纳当地村民就业200余名。2016年的千亩猕猴桃项目是丁庄乡村旅游的升级迭代,一期流转面积800余亩,村集体收益增加超15万元,解决约60名村民就业问题。
休闲度假方面,葡舍乡村民宿由原丁庄小学改造而成,包括亲子间、标间、单间等14间客房,日接待游客40人左右。石磨豆腐村酒店占地150亩,总投资10.9亿元,包括家庭旅馆、民宿、餐厅以及停车场、景观湖、绿化、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每逢节假日供不应求。此外,还配套葡萄吧、休闲书屋、咖啡吧等休闲度假产品。
人文娱乐方面,丁庄村定期举办长城花船、马灯舞、春城剪纸等传统民俗才艺集中展示活动,将非遗转化为游客喜闻乐见的参与性文娱项目。连续举办十一届丁庄葡萄节,期间全镇游客人次逐年增加(2020年游客人次受疫情有所影响),有较强远程号召力。
(三)乡村环境改善
环境宜居,村民住得舒心。全村建设成由“一条环形主线、四条主题支线”贯穿的慢行系统和“整体成系统、区域成网络、局部成项目、处处是景观”的水系布局,推出农业观光、生态休闲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配有共享单车等自助交通服务。对丁庄村7处重要节点统一规划设计,形成以葡萄为主题的旅游标识标牌体系。投入3000余万元完成强弱电“杆线下地”工程,大道两侧建有停车场10处、车位500余个。核心区配备AAA级厕所1座、2A级厕所2座。建立造型别致的垃圾分类收集亭,投放百余垃圾箱。金融网点方便快捷,合作联社大楼主要承担游客中心和会展功能,传统民居统一风格,建筑外墙彩绘装饰。随着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整洁舒适的村容环境已延伸至丁庄村的每一处肌理、每一个细胞。
风景宜游,游客玩得顺心。建有葡萄记忆馆、葡萄文化广场、紫樱湖、记忆巷、百花巷等村庄节点,打造葡松林、农耕园、爱情园等观光项目,修缮丁庄地下交通站等红色景点,葡萄产业、农耕文化、生态旅游、红色基因共生共荣,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带农的良性循环,形成“早春踏青、炎夏纳荫、初秋尝鲜、寒冬观景”的全域乡村旅游景观,处处洋溢着山水田园风光,是周边城市乡村旅游首选目的地。
不忘初心,让历史铭刻于心。葡萄记忆馆包括“红色丁庄——党建篇”“古韵丁庄——文化篇”“美丽丁庄——发展篇”三个篇章,用资料、图片、雕塑、实物等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丁庄村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充分发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梳理全村历史文化元素和符号,保护传承马灯舞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春城剪纸等民俗文化。
三、主要做法
(一)坚持模式创新,汇集发展力量
创新“合作联社+公司”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模式,合作联社与公司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葡萄种植与市场销售由合作联社负责,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为全国首家合作联社,形成“镇党委+合作联社党委+功能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其党委书记由镇党委书记兼任,配备4名专门工作人员、209名党员,成立管理、生产、营销等功能性党支部,合作联社吸纳7家合作社、37家家庭农场、1927家种植户,共促葡萄产业发展。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品牌推广由句容市春城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详细策划,打造以葡萄园为核心的系列旅游设施,对丁庄葡萄品牌进行旅游化运作和推广,依托葡萄节、媒体广告、电子商务等系列工作做大做强葡萄旅游品牌。
(二)坚持市场导向,塑造全国品牌
丁庄村将葡萄市场需求作为生命线,根据市场情况主动调整营销模式,打造“丁庄葡萄”全国著名品牌。将原来几十个品牌统一为“丁庄葡萄”国家地理标志,发布《地理标志产品 丁庄葡萄》地方标准,实施统一的营销管理模式,先后组织240人次的“葡二代”赴日本学习葡萄及衍生产品开发技术,丁庄村实现从“卖葡萄”跨入“卖标准”“卖品牌”转变。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2015年丁庄村启用葡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行“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APP+淘宝店+微店”等多渠道销售,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营销也带火了丁庄乡村旅游。与美国Costco连锁超市、上海盒马等精品水果门店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每年赴上海农业展览馆、外滩等地举办丁庄葡萄推介会,“阳光玫瑰”在南京金鹰超市卖出498元/串的“天价”。
(三)坚持三产融合,激发发展动能
以葡萄为优势产业,丁庄村聚力发展“一产带动二三产、二三产反哺一产”的“甜蜜”事业,打造集生产、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葡萄乡村。为提升葡萄品牌附加值,增强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情怀,挖掘农耕、非遗、民俗、红色等文化资源,对全村进行旅游化改造,导入多重文化旅游业态,满足游客自助采摘、临池垂钓、旅游购物、领略农情、体验农事、露营野炊、民俗欣赏、乡村住宿等多方面需求。推出葡萄萃、葡萄奶昔等葡萄衍生品,培育“葡萄宝宝”IP,同时带动桑葚、茶叶等农副产品销售。连续举办十一届丁庄葡萄节,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丁庄村农旅融合得最好诠释,也成为丁庄村又一品牌形象。
(四)坚持点面结合,发展全域旅游
坚持点、线、面、域相结合的原则,开发葡萄相关的新业态旅游产品,激发全域旅游发展潜力。点:开发建设建成区、旅游区、果园区、现代农业区、家禽饲养区等功能区,逐步发展为若干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线:将环村公路、村庄道路进行旅游化改造,串联风土人情、民俗风情、餐饮游乐、农家小院、大棚种植、游客驿站、休闲果吧等旅游产品。面:将整个丁庄村作为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打造,旅游元素渗透到村庄方方面面,村民在旅游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对旅游发展支持度高。域:跳出丁庄村单打独斗的困局,通过句容福道有机整合周边区域线路,将丁庄纳入茅山“红色教育套餐”,通过游线设计、旅行社推送、推介会同台等途径开展联合宣传推介,实现丁庄村与周边旅游的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和共同发展。
四、经验启示及未来展望
(一)经验启示
丁庄村以葡萄特色产业为抓手,实现村富民强环境美的背后蕴含着诸多启示。
1.党建引领促发展,党员带头干产业
依托丁庄葡萄合作联社,将党员示范户的示范引领作用体现在田间地头,开展“争当富民先锋”系列活动,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员示范户样板,深化党员与贫困户联结机制,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无缝对接。
2.优势产业做市场,衍生产业成特色
做强葡萄产业,实行五个标准化统一管理,提高“丁庄葡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额,衍生出葡萄游、葡萄食、葡萄娱、葡萄宿等关联旅游业态,让丁庄村从葡萄“卖出去”到游客“走进来”。
3.旅游发展促就业,增添贫困户就业岗位
鼓励贫困户发展农家乐,由合作联社派专人进行技能培训和农家乐设施布局改造,结合丁庄葡萄合作联社用工需求,为部分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4.基建设施夯基础,打通“最后一公里”
对全村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将景区主入口与区域主干道相连接,村内建设慢行环线,实现“快进慢游”,既方便村民生产经营,又提升游览观光的通达性。
(二)未来展望
“不等不靠,不言放弃;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是丁庄人的精神品质,未来的丁庄将继续弘扬老区精神、亚夫精神和丁庄精神,以致富领富为目标,以乡村旅游引领丁庄乡村振兴。
1.党建创新,引领发展
提升合作联社党委的服务体系覆盖面,突出“葡二代”带头作用,推动科技示范基地运行,实施服务团队网格化管理,将现代化服务体系延伸到每个村民,在致富道路上不让一人落后。
2.规划先行,特色发展
做好丁庄村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3.整合资源,融合发展
以产业为基,以文化为魂,以“重个性、慢生活、深体验”为导向,开发生态涵养、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特色产品,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拉长丁庄乡村旅游产业链。
4.积蓄力量,持续发展
鼓励新生代年轻返村创业,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组织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有效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意识、经营能力和业务水平。突出乡村旅游特色,组织形式多样的节、会、展等旅游活动,丰富乡村文创商品体系,积极融入全市旅游发展系统,以游促购,寓乐于游。小葡萄正在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丁庄人将在旅游富民的道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