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雷家营子村位于喀喇沁旗西桥镇西部,与国家森林公园马鞍山风景区相连,森林覆盖率达90%。全村共有耕地1200亩,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4个,164户647口人,党小组3个,党员3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49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雷家营子村是一个山多地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的小山村。近年来,雷家营子村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变劣势为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破茧成蝶的华丽蜕变。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人居环境保障基本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监测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党支部也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党组织。2020年,雷家营子村还被世界旅游联盟列入全球百家旅游减贫案例。
二、旅游扶贫成效
为了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雷家营子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出旅游扶贫工作“三带两减”新模式,通过发展产业的自我“造血”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努力让全村百姓都能享受发展红利。
三带:一是产业带贫,就是让贫困群众直接参与旅游产业。乡村旅游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没人愿意冒风险,就动员村干部先行先试、开办农家乐,有些农户和贫困群众就到这些户打工增收,等看到人家挣钱了,自己也学会咋干了,就开始研究单干。目前,全村实施民宿改造和建设农家乐地达到39户,其中有4户贫困户就是先打工后单干,建起了民宿和体验项目。二是公司带贫,就是让贫困群众入股分红。结合“三变改革”,村里成立了“好客雷家营子旅游公司”,设立了村集体、合作社和村民群众三项股份,全体村民以土地、资产资源和现金入股。公司集体经营收入和各经营户分成收入优先给贫困群众分红。三是大户带贫,就是贫富结对供求互助。组织最先发展的6家农家乐与有意愿的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贫困户既可到农家乐打工增收,也可以种植蔬菜、养点畜禽、采摘山野菜定向供给农家乐,农家乐以市场价全部回收。一方面保证了农家乐优质食材的供应,另一方面也帮助贫困户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带动了贫困户,起到了互助双赢的效果。
两减:一是就业减贫。村里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到旅游项目工地和旅游公司打工。同时,按上级要求,将护林员、保洁员、协理员等公益岗位安排给有能力的贫困群众,引导他们自食其力。目前,村里共有19户22名贫困群众被安排到旅游公司、公益岗位等务工或临时用工,这些岗位既有年薪1000元的岗位,也有月薪2000元的岗位,根据每人劳动能力具体情况开相匹配的工资,调动贫困户劳动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二是服务减贫。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配套服务。雷家营子村积极引导和帮助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甜玉米种植、笨鸡养殖等项目,引导群众制作手工、销售山野珍品,围绕旅游产业搞服务,促进了贫困群众的间接增收。2020年雷家营子村游客总数达22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7.5万元。年底时,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向全村各户进行了分红。
三、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小山村谋划大产业
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厚重的人文历史和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雷家营子村党支部大胆提出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党群同心开始闯路。
一是率先推进“三变”改革。党支部牵头成立赤峰市好客雷家营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设雷家营子村农业观光旅游合作社和雷家营子村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动员群众以土地资源入股公司,有效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构建起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实现多方共赢、抱团取暖。
二是聘请专业的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制定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围绕旅游规划,积极整合新农村建设项目、财政一事一议项目、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进行基础建设。几年来,先后实施了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安全饮水、院墙整修等基础建设工程,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完善了阵地的服务功能;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三是大力发展旅游项目建设。引进了内蒙古观和旅游投资公司对全村旅游项目进行专业化管理,引进了景川旅投公司建设了千米玻璃漂流项目,引进了内蒙古亿家手工制品有限公司,建成了笤帚手工艺品展厅和扶贫车间。通过几年的努力,先后建设完成了雷家营子大食堂、开心牧场、七彩滑道、小勇士乐园、低空拓展、高空玻璃漂流等旅游项目。
四是努力突出山村特色。村党支部根据村民擅长的不同优势特色,探索打造了草帽画、粮食画、陶泥坊等手工体验项目,吸引众多儿童进行体验,如今已经成为儿童室内“休闲益智”的最佳场所。同时,把乡村旅游与弘扬爱党爱国情怀有机结合,建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建主题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结合村情村史谋划独树一帜的红色教育培训项目,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党爱国。
(二)一体两翼,小山村实现大发展
为真正使雷家营子村实现产业蓬勃发展,雷家营子村抢抓市旗两级组织部基层党建融合发展机遇,成立了以雷家营子村为核心的西桥镇党建引领旅游林果产业发展共同体,形成了“一体两翼”发展模式(“一体”即党建引领旅游林果产业发展共同体,“两翼”分别是党建联合体和产业化联合体)。
乡村旅游方面形成了“一业五司”发展模式(即乡村旅游产业+赤峰市好客雷家营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观和旅游投资公司+内蒙古亿家手工制品有限公司+景川旅投公司家公司+雷家营子红色教育培训中心),赤峰市好客雷家营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雷家营子红色教育培训中心主要负责各方的协调配合,内蒙古亿家手工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体验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景川旅投公司负责娱乐项目开发,内蒙古观和旅游投资公司负责产品营销。村党支部与各公司之间既分工负责,又集中攻坚、精准发力,五家公司得到了丰厚的利润,雷家营子村乡村旅游产业又能蓬勃发展,实现了互惠共赢。
林果采摘方面形成了“一业五社”发展模式(即林果业+雷家营子农业观光旅游合作社+蒙露康农业种植合作社+嘉贺兴农业种植合作社+吉旺农业种植合作社+兴农种植养殖合作社),党建联合体与产业化联合体直接进行对接,通过休闲采摘、线上线下销售等方式帮助果农销售水果,加大程度地解决了水果滞销等问题,果农亩均收入都达到了5000~10000元左右,效益比较明显。
村党支部通过与“五司”“五社”强强联合,共同发力,抱团取暖,进一步促进了雷家营子村党的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达到了党建强、产业兴、群众富的效果。截至2020年底,村党支部累计安排贫困群众到合作社、农家乐等地务工就业22人次;组织139人次到北京天津、山东、辽宁、河南等地进行学习考察,接受就业技能培训,推动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发展。
(三)生态宜居,小山村瞄准大振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使全村群众都能享受产业发展红利,雷家营子村党支部坚持创新驱动,探索发展,积极尝试推动自身发展的新作法、新路径,用创新的活力激发产业后劲,用创新的举措推动集中集约集聚发展。雷家营子村党支部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累计植树30万株,治理水系7.5公里;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全村已全部实现卫生改造;引导群众自发搞好院内卫生和门前三包,自觉维护全村环境,这样既能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又能守护好绿水青山,让雷家营子村真正成为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好所在。
雷家营子村党支部在推进产业发展、群众富裕的同时,大力推进乡风文明,深入挖掘雷家营子村悠久的历史和革命底蕴,建设了“见贤思齐”乡贤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于历史传承和贤德示范,发挥乡贤的示范功能和引领价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全村共有满族、蒙古族、汉族和朝鲜族四个民族,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融合、守望相助、亲如一家;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成立了引导乡风文明的正和理事会,坚持开展系列知党恩、感党恩、家风淳社风正、最美脱贫人物等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强化群众的文明意识一个邻和、家睦、妻贤、子孝、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已经形成。
如今,雷家营子村初步形成了“乡村旅游+”党的建设、“乡村旅游+”文化休闲、“乡村旅游+”亲子体验、“乡村旅游+”竞技拓展的发展格局,由原本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如今环境优美、村庄整洁、产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村。
四、经验启示及未来展望
(一)党建引领,能人带动,村民响应是案例成功的基础
当年的贫困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蜕变成远近闻名的风景旅游区,一方面是党的政策方针,当地政府部门务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积极培育乡村牧区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雷家营子村党建工作扎实,干部号召力和执行力强,党员带头,能人带动;最为关键的一方面是得到了村民积极的响应和配合,踊跃参与,以现金、土地的形式入股,共同发展雷家营子的乡村旅游产业。
(二)资源整合,合理规划,设施配套是案例成功的关键
雷家营子村立足实际,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一手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旅游产业开发,硬是在“穷山僻壤”之中,走出了“旅游脱贫”“旅游致富”的新路子,趁着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劲东风,不断开创着旅游脱贫、振兴乡村的新局面。雷家营子设有契丹辽文化园、手工体验区、低空拓展区、民俗体验区、开心牧场游乐区、餐饮住宿区、乡村休闲区、森林养生、五指山龙王庙观景区九大分区,让游客在自然的乡村环境中体验雷家营子不同的美。
(三)坚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强带弱,抓富带贫,是案例成功的保证
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旅游扶贫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贵在坚持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依托村庄优势农业项目,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坚持“乡村旅游+”的产品组合,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发展,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产生强大的旅游产业经济协同效益,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雷家营子村积极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集体经济由弱到强、脱贫产业从无到有,通过发展产业的自我“造血”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人均收入实现连续翻番的跨越式发展,也让全村百姓都享受到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