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北京绿蜻蜓特色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蜻蜓合作社)是北京市市级示范社、市级先进集体、休闲旅游星级园,社员322个,其中农户社员160个。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面积6000多亩。合作社坐落于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吴营村,该村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乡村气息和农耕文化突出,村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合作社地理位置优越,紧邻环球影城,毗邻美丽的凉水河与京杭大运河,周边有西集樱桃采摘产业园区和草莓、葡萄种植采摘产业园区。交通便利,地处京沈高速与103国道交汇处,距离北京副中心14公里。同时还有当地特色农家美食,如糊饼、锅贴、鱼下巴、糖火烧等私厨小菜馆。
合作社主要经营CSA社区支持农业项目,推广社区食品安全、帮助全国各地的农户销售优质的农副产品。合作社战略定位为“扶贫助农,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特色农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功能定位为“生态休闲旅游、展示示范、休闲体验、品牌孵化”,在现有发展基础之上,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主动适应农业新常态。通过广泛与市场需求对接,探索出一条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特色之路。使一个普通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通州区乃至北京市知名的农村产业基地,成为振兴乡村的一面典型旗帜。
二、旅游扶贫成效
2020年接待会员、游客5万多人次,合作社年营业额达1400万元,休闲经济年均增长超过25%,帮助每户年增收4000元以上,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就业岗位185人。实现经济的共建共赢。
三、主要做法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顺应美丽副中心的建设趋势,结合漷县镇健康文化小镇的功能定位和吴营村村庄资源禀赋。市、区、镇、乡各级政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从政府领导转变到政府引导上来,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规划,邀请专家学者来合作社考察指导,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对乡村旅游相关产业的扶持。通过举办各种活动,着力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二)采取独特的运营模式
绿蜻蜓合作社独特的经营模式,采用“前店后园”的空间布局,遵循了“以园养店,以店促园”的发展思路。在绿蜻蜓生态农场可以旅游休闲娱乐,以发展更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方式,拓展乡村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成长空间,让更多的本地农户脱贫增收致富。在绿蜻蜓合作社游客服务中心可以购买到全国各地安全优质特色农产品。以乡村旅游的形式带动消费购物,更好的以消费扶贫的方式帮助全国贫困农户。
1.“前店”以旅游促销费,销售扶贫产品,助贫助农。2018年,绿蜻蜓合作社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精准扶贫,以消费扶贫的方式,采购贫困地区内蒙古奈曼旗、翁牛特旗、科右中旗、巴林左旗、新疆、贵州毕节、河北等地农副产品。
合作社采用“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开展利益联结脱贫,与老哈河、海拉苏米业、天龙食品、元始等16家企业签署销售协议,辐射带动当地100多个贫困人口就业。2018年以来,帮扶采购总额达3851.12万元,并建立稳定的带贫益贫机制,合作社的扶贫产品已达70多种,帮扶对口贫困县范围覆盖了全国。带动35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帮助贫困户每户年增收2500元。
2.“后园”致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拓展了乡村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成长空间,拓宽村民的经济渠道。合作社内的绿蜻蜓生态农场是优质、安全、绿色的采摘、种植、体验的生态农场。不仅立足于农业发展,也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游玩场所,全年面对广大市民开展旅游观光、采摘、娱乐、种菜、度假等休闲活动,把农业生产方式变成市民生活方式,打造各年龄段都市居民享受田园生活的乐土。园区内种植蔬菜品种近上百种,更细化的划分了私家菜园版块,目前可容纳私家菜园达200家。产出所有农产品都是按照绿色以上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管理。院内配套设施逐渐完善,配备旅游厕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农产品检测室、农具仓库、冷库及储藏用房。园区不断创新旅游景观,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提供物质与精神双重产品。
(三)实施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
合作社吸纳了周边的农场、种植企业及农户300余家入社,设立了固定办公场所、标准化生产部、农资采购部、技术服务部、产品销售部、财务部和商务推广部,各部门职责明确,为社员提供统一的服务。帮助农户及贫困地区打造稳定的农副产品销售平台。绿蜻蜓合作社与农户和社员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每年组织采摘、集采、配送、线上、线下、社区、社团等方式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
科技兴,农民富。要脱贫必须懂技术。合作社定期邀请专家对社员及农户开展文化培训和科技培训,合作社每年开展培训讲座42期,培训1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其中,向300余户的社员进行了新技术培训、新品种推广、新产品展示,辐射带动周边农民1000余人。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先后带动100户农民脱贫致富,帮助农户年增收4000元以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不仅能让农户增收,还能带动农产品就近消费,从而促进城乡资源互动。
四、经验启示及未来展望
(一)经验启示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扩展农产品就近消费,从而促进城乡资源互动。旅游投入具有裂变效应,拉动农村经济增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经验总结如下:
1.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是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重要方向,乡村旅游的产品不能千篇一律,要差异化发展。
2.结合市场发展,通过市场考验。只有用市场的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树立良好的市场口碑。
3.加强宣传。由于乡村旅游资源大多远离城市,虽然自然资源禀赋较高,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抓好宣传营销十分关键。
(二)未来展望
绿蜻蜓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集体”“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妇女创业就业基地”“北京市休闲农业星级园区”“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化创新发展企业”“农村科普示范园”,在2020年8月荣获“北京市扶贫协作奖”“社会责任奖”。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北京绿蜻蜓特色果蔬专业合作社将以服务社员为宗旨,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促进社员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服务措施,拓展服务内容,不忘初心,继续在扶贫道路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在无公害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从种植之初就开始规范企业标准,让消费者重新认识酵素农耕,生态种植,吃上更安全农产品。
2.打造企业IP,不断提升品牌信誉和知名度,拓宽市场份额。
3.结合周边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努力提高合作社规范建设水平,增加社员收入,带动社员共同致富。
4.在助贫助农方面会一往无前、继续努力,不遗余力地将助贫工作越做越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