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演出的杂技剧《化·蝶》融合了戏剧、舞蹈的表现形式,将技与艺完美结合,用杂技的语汇重新演绎了梁祝化蝶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全剧以“蝶”为意象,以梁祝的故事为主线,并结合了庄周化蝶的哲学理念,将破茧成蝶与梁祝的生死爱恋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台技惊人、艺唯美的杂技剧。
杂技以高难技巧取胜,而技巧本身并不具备讲故事的功能,也就意味着杂技无法成为“剧”,然而杂技人从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从主题晚会到杂技剧,从挖掘技巧传情达意的潜质,到把各个姊妹艺术形式化为己用,杂技逐渐找到了技与艺相结合的一条路,从单纯技巧的展示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的舞台艺术。
《化·蝶》是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继《西游记》《笑傲江湖》后又一大型杂技剧。该剧避开了杂技不擅于讲故事的短板,把重点放在了传情达意上。梁祝的故事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是十分熟悉的,这首先解决了故事生疏、观众不易看懂的障碍,其次,该剧虽然选取了梁祝的故事,但又不是原封不动地去讲述这个故事,实际上该剧的重点并不在这个故事上,而在“蝶”这个意象上。幼虫通过痛苦的挣扎破茧成蝶,这一过程是自然界生命的抗争;梁祝为争取自由婚姻,殉情化蝶,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抗争。这两种抗争何其相似,于是编导把这二者融为一体,多层次多角度来讲述化蝶的故事,在真实与虚幻之间阐释生命的意义,使这部剧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也赋予了它更为浪漫的情感表达,同时更是为杂技的技巧找到了一个准确的表达方式。
杂技的创新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它的创新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创新,因为杂技本身是对人类身体极限的挑战,单纯技巧的出新必然是有限度的,而过于繁难的技巧反而会削弱杂技的美感,因此表现形式上的出新才是杂技的创新之路,但同时,它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依然要坚守守正创新的原则,它的“正”就是杂技的本体特征,就是杂技的技巧。杂技剧不是技巧的堆积,更不是为了叙述故事而对技巧的减弱和伤害,而是要深入挖掘技巧所能表达的内涵。全剧共有三十多个不同种类的杂技节目,每一个节目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色彩,每一个道具、每一个技巧都化成了书生手中的笔、彩礼盒里的元宝和珍珠,以及十八相送的难舍、幻境中的情牵,原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杂技节目就这样被巧妙地串连了起来。即使是一个节目中的技巧表演,每一个动作技巧之间也不再是一个个片段式的叠加,而是用符合舞蹈审美与剧情表达的连接方式相串联。
空竹是杂技节目中最常见的技巧,而在该剧中空竹则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情生”一场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互生情愫,此时一个长线的空竹围绕着他们腰际辗转缠绕,如同丝丝情愫萦绕心中,随后,漫天空竹飞舞,化作翩翩蝴蝶,与他们一起共赏星河,蝶与人融为一体,浪漫唯美的意境跃然舞台。而接下来的“婚变”则风格大变,出人意料地运用了喜剧手法。干练灵动、步步生莲的小媒婆虽然没有一句台词,却能从她提亲说媒时的神态中,让观众感受到她对马家家大业大的夸赞,对祝马两家门当户对的肯定,在她这样一番活灵活现的表演的铺垫下,这一场的杂技技巧轮番登场,通过魔术的手法变出了金元宝、大珍珠,特别是由演员扮演的金银珠宝更增添了浓厚的喜剧效果,顶缸、钻圈等节目在这里都变成了满眼的珠宝,红色与黄色交相辉映,把喜庆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与接下来的惊与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戏剧节奏。绸吊在杂技中常常用来表现唯美的画面,特别是男女双人绸吊更是善于表现情侣之间难舍难分、缠绵悱恻的情境,而在这部剧中绸吊的运用却一反常态,在“抗婚”一场中,群演各自在红色绸吊上的挣扎,外化出祝英台内心的痛苦和拼死的抗争。“殉情”一场皮条的运用,把梁山伯遭受毒打的惨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那一根根的杠子,组合在一起既是花轿的外形,又如同一道道围栏,困住了梁祝美好的爱情,困住了他们生的希望,最终他们冲破重重枷锁,在另一个世界团圆。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男女主角,双人舞贯穿始终,但作为一台杂技剧,高难技巧才是剧的精髓。肩上芭蕾是这部剧中画龙点睛之笔,当祝英台的足尖立于梁山伯的肩头时,凄美的《梁祝》乐曲响起,东方的杂技与西方的芭蕾在这里完美融合,从足尖站肩、到足尖站头,踹燕、转肩,各类高难技巧在肩上完成,观众在惊叹这高难技巧的同时,更深深地感悟到“旷世蝶恋,只为在你肩头片刻停留”的绵绵深情。
此外,闺念之柔术,共读之毛笔手技,情别之蹬伞、软功,幻境之男女单杆、男女力量等,无不切合情境,为技巧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这部剧用现代手法重塑经典,但又以传统的理念贯穿其中,这一点也表现在舞美的呈现上。全剧的舞美以大写意的笔法衍生出无限的浪漫色彩,极简的几何线条和圆形元素,营造出悠远空灵的意境,特别是舞台上的圆形遮板,既起到了提示剧情的作用,其留白式的构图又带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在灯光的运用上展现自然之美的柔和色彩恰与简约自然的道家文化不谋而合。传统的审美风格与现代时尚的舞美设计相结合,衍生出一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视听盛宴。
《化·蝶》用杂技语汇重新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中国故事,传达出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这对翩翩的蝴蝶必将飞出国门,飞向国际,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来源:天津市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