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闭幕式将于9月15日晚在河北雄安新区举行
发布时间:2022.09.15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简称“十三艺节”)将于9月15日晚在河北雄安新区闭幕。闭幕式将举行颁奖、交接旗仪式等活动,并举办《新时代的荣光》闭幕式晚会。

在雄安新区举办闭幕式,取意站在未来之城展望下一个百年的宏伟蓝图,是本届艺术节的点睛之笔。5年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扎实推进,已经到了“显雏形、出形象”的关键阶段。河北将以此次艺术节闭幕式为契机,充分展示全国艺术精品创作成果和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建设成果。

专班化推进

河北高质量做好承办工作

“十三艺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政府、天津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共同主办。河北省承接的艺术节内容非常丰富,除闭幕式外,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中音乐舞蹈杂技类、话剧儿童剧类两大类作品,以及文华单项奖评比中的部分剧目在河北集中展演。同时,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也在河北举办。

为高质量办好本届艺术节,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专班,下设12个工作组,建立了常态化调度工作机制,形成了横向协调、纵向联动、专班化推进、项目化落实的工作格局。

本届艺术节期间,共有34部文华奖参评剧目被安排在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衡水、邯郸等6个城市的10家剧场,开展了38场线下演出及34场线上演出。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监测和改造提升,10家剧场全部通过国家舞台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复检,河北剧场整改工作得到提升。

聚焦时代主题

两剧目进入文华大奖终评

“十三艺节”期间,共有39部舞台艺术作品入围文华大奖终评名单,包括音乐舞蹈杂技类13部、话剧儿童剧类9部、戏曲类17部。其中,由承德话剧团创排的话剧《塞罕长歌》和河北省艺术中心创排的民族歌剧《雁翎队》双双进入终评。两部作品均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代表着河北近年舞台艺术创作的水平。

60年来,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坚持不懈,以青春和汗水甚至生命,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2017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机械林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那书晨表示,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搬上舞台,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世界听,是当代戏剧工作者的责任使命。

《塞罕长歌》,聚焦绿色发展,以生动的笔触,构建独具匠心的戏剧结构,分为三大板块、6个场景,层层推进,刻画了以佟保中等为代表的塞罕坝林场职工鲜明感人的人物群像,生动诠释了“塞罕坝精神”。

2017年,编剧孙德民带领创作组先后20余次走进塞罕坝体验生活。从2021年8月起,《塞罕长歌》主创团队成员从音乐感染力、舞美的情境感召力、演员的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着重发力,在细节上不断精益求精。

艺术精品层出

9个作品(团队)挺进群星奖决赛

河北省共有9个作品(团队)挺进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音乐类包括情景表演唱《响器响》、表演唱《我家门前那条路》;舞蹈类包括舞蹈《定瓷》、群舞《人民英雄纪念碑》;戏剧类包括坠子小戏《一个也不能少》、河北梆子小戏《承诺》;干嗑《金笊篱》参加曲艺类决赛。此外,广场舞《井陉拉花·扭春》参加广场舞决赛,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爱乐女子合唱团参加群众合唱决赛。

其中,群舞《人民英雄纪念碑》讲述了雕刻工匠雕凿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故事。正因这批石雕艺人精湛的技艺,才让浮雕中的人物有了生命与灵魂,也有了震撼后人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

创新传播方式

线上展演收获更多关注

本届艺术节参评作品在传播推介形式上进行了多种创新设计,特别是有效运用新媒体、融媒体,建设“云剧场”,使更多参评作品突破了传统剧场的局限。

新疆创排的舞剧《张骞》以线上演出的形式进行;浙江创排的歌剧《红船》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河北新闻网、冀时客户端、冀云客户端、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博等直播平台持续进行直播,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剧目展演过程中,河北部分剧院还结合网友欣赏喜好,通过剧目介绍、专题记录、对话访谈等,提供线上艺术普及的个性化服务。

8月23日,民族歌剧《雁翎队》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标志着河北承办“十三艺节”各项工作全面启动。9月15日,“十三艺节”闭幕式将在雄安新区举行,标志着河北此次各项承办工作完成。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