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已经接近尾声。本届中国艺术节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京津冀三地联动,举办了开幕式,文华奖、群星奖评奖,特邀剧目展演,人民为中心 文艺攀高峰——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等主体活动,不仅吸引线下观众积极走进剧场、美术馆,而且借助科技力量,打造了精彩纷呈的“云端艺术节”,通过网络让优秀文化艺术成果为更多群众所共享。
从有声语言到书面语言,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影视语言兴盛,到视频语言崛起再到AR、VR等智能语言肇兴,人类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的飞跃总是与语言形态的变迁、媒介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具体到文艺创作,可以说,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为文艺作品的创作、传播带来很大的改变,为文艺作品的欣赏、接受带来很大的便利。
“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强调,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近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文艺活动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加速推进了云演播的成长成熟。本届中国艺术节坚持艺术为民,致力文化共享,创新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模式,建设“云剧场”,举办“云展览”,构建集成化展示、分众化传播的演播直播平台矩阵。在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云端艺术节”取得了成功、受到了认可。
“云端艺术节”打破了实体剧场、剧院的边界,借助网络,越来越多文艺作品得以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艺术节期间,许多剧目的线上播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观看量达到了数千万。数据表明,“云端艺术节”进一步实现了文化惠民,凸显了“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云端艺术节”降低了观演门槛,在满足现有文艺爱好者欣赏需求的同时,还为文艺争取到更多潜在观众,扩大了文艺的受众面。不少观众偶然在线观看了本届中国艺术节参演作品演播后感叹:“没想到这些作品这么亲切、这么好看,不仅看得懂,而且深受感动。”“云端艺术节”开启了许多观众走进艺术殿堂的大门,推动优秀文艺成果让全社会共享。
“云端艺术节”改变了传统的观演关系,刷新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同时增强了互动感、参与感,加强了观演双方的沟通交流。与置身剧场、只能从特定角度远距离观看演出相比,通过手机、电脑欣赏“云端艺术节”,可以做到多方位、多角度、精细化观看,演员的眼神、微表情等诸多表演细节都可以尽收眼底。同时,留言、弹幕等形式带给观众强烈的参与感,符合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审美活动社交化的欣赏习惯,这进一步加强了文艺对观众的吸引力。此外,观众的观赏感受、看法也能够更加直观、及时地反馈给创作者,有利于作品后续修改、打磨,不断提高水平,更好地满足观众、服务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云端艺术节”进一步将文艺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凸显了中国艺术节的初心使命,也体现出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的艺术情怀。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