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原生民歌节唱响中华大地 “歌唱美好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2.01.28

“土家幺妹儿乖又乖,甜甜滴酒窝儿嘛逗人爱,土家那个幺妹是乖又乖呀。”在欢快的唢呐声中,一首《幺妹住在十三寨》的土家族民歌引来现场观众的掌声。12月19日晚,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闭幕式在重庆黔江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38支展演队伍齐聚重庆武陵山区(渝东南),共同唱响中华好声音,歌唱美好新生活,助推武陵山区(渝东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闭幕式现场 陈潜 摄

搭建传统民歌交流平台

中国原生民歌节是我国传统民歌及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推动创新发展的文化盛会。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黔江区人民政府、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彭水县人民政府承办。据了解,本届民歌节紧紧围绕“歌唱美好新生活”主题,经过各省(区、市)推荐和专家遴选,最终确定38支展演队伍共184人参加17日至19日的展演。

本届原生民歌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压缩活动规模,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活动有开幕式演出、原生民歌展演、原生民歌专题学术研讨会(线上)、原生民歌进景区、中国民歌专题文献特展(线上)和闭幕式演出六大主体内容。

在参演项目中,既有人民群众耳熟能详,也有流布区域特定、承载地方独特文化记忆和风土人情形式的民歌。如侗族大歌《欢乐侗家人》和苗族民歌《娇阿依》,还有彝族表演唱海菜腔《金鸟银鸟飞起来》以及川江号子、土家族民歌、羌族山歌、客家山歌、藏族民歌等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歌表演。

参演的演员中,不仅有技艺精湛的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有普通民歌选手。非遗传承人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深厚文化内涵的优秀节目通过民歌展演、进景区演出等形式展示出来,体现了近年来我国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英雄赞》表演者那日苏表示,他们的节目包含了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即长调、呼麦、马头琴。原生民歌节让各个民族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在濯水古镇闭幕式现场,现场观众陈彤感叹道,演出真是太精彩了,如此多民族优秀的民歌在这里集中上演,让自己享受了一次文化大餐。最让他感慨的是民歌居然也能唱出“摇滚”的感觉,完全颠覆了他对民歌的认知,这让他看到了民族文化的伟大。

保护与传承民歌文化

中国原生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形式,体现了各族人民伟大的创造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把这些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势在必行。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其中,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9项,涉及431个申报地区和单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80人。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南音、西安鼓乐、花儿、侗族大歌等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表示,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全面展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传统民歌,为传统民歌及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搭建展示、交流、弘扬的平台,加强各民族民歌的交流沟通,进一步弘扬中国民歌的精神追求和时代价值,具有广泛性、学术性和权威性。

胡雁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超过5亿元。文化和旅游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云游非遗·影像展”“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等活动,提高传统音乐类等非遗项目的可见度,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加强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对原生民歌的研究和阐释,本届原生民歌节组委会面向全国开展原生民歌论文征集活动,共征集相关学术研究文章86篇,从中遴选出28篇优秀论文编辑出版《原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2021中国原生民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同时,邀请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原生民歌本体研究”“原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等主题召开线上原生民歌专题学术研讨会,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推进“非遗+旅游”深度融合

重庆拥有绚丽多姿的巴渝文化,孕育了一大批传统民歌及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重庆市通过“非遗+旅游”的模式,创新探索出了不少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案例。

2014年,“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同意实施〈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复函》,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朱茂介绍,渝东南地区是土家族苗族集聚地,该区域民族特色鲜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孕育了南溪号子、苗族民歌、酉阳民歌、秀山民歌、石柱土家啰儿调5项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7项市级非遗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其代表作品《黄杨扁担》《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传唱全国经久不衰。

重庆市黔江区副区长唐洪芳表示,本届原生民歌节作为黔江区大力实施“旅游强区”、强力推进“文旅融合”、深入开展“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有力地推动了黔江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进步。

原生民歌节期间,重庆各区县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在64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开展70余场原生民歌进景区活动,带动原生民歌及传统音乐的普及推广,促进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朱茂表示,通过原生民歌节这一交流平台,充分展现了渝东南地区民歌资源和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成果,提升了重庆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该地区建设“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作者:陈潜 编辑:王诗培 李庆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