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助力构建四大空间 更好服务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24.06.14

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必须不断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提升旅游供给品质,充分发挥旅游在美好生活空间塑造中的作用,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生态空间,以丰富多元的文旅产品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方位服务大众的美好生活

5月17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全行业要继续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充分发挥旅游业服务美好生活的作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当前,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是个体实现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旅游发展服务大众美好生活,体现在构建美好的生活空间、成长空间、生态空间、文化空间四个方面。

一是构建美好的生活空间。旅游发展构建居民物质富裕的生活空间。依托一地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发展旅游,通过资源产品化和产品市场化,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居民收入,促进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尤其是在乡村地区,旅游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村民获取收入的重要渠道。

旅游发展构建主客共享的生活空间。“像本地人一样生活”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旅游诉求。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沉浸式旅游,共享目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丰富了个人的旅游体验,也让日常生活有了更多维、更丰富的经历,提升了个体的生活质量。

旅游发展构建持续创新的生活空间。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目的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之间信息、资金、知识、意识、文化的交融,促进本地生活和文化的创新。近年来,各地富有生命力的村BA、村超、村晚的发展,不仅成为乡村的重要旅游吸引物,也让乡村生活有了全新质感。

二是构建美好生活的成长空间。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旅游可以促进个体自我成长能力的重塑。在生命长度一定的前提下,生命的丰度、宽度和厚度是个体自我提升发展的重要方向。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中,游客离开熟悉的环境,在异地文化和非惯常环境中,感知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文化民俗、自然风光、生活方式等,经由观察、体验、交流、反馈、思考,感受来自观念、思想、资源、信息等方面的碰撞和交流,在视野、认知、能力、经验、自我认同方面发生变化,实现个体的自我成长,成长为更具竞争力的“新我”。

旅游促进个体自我发展能力的重构。旅游发展可以将外部的信息、资源、资金引入旅游地,不仅带来居民与游客之间思维、观念的交流,也将先进的技术、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新的思维模式引入旅游地,让更多的本地人借助旅游发展,生长出依靠自我谋求发展的能力。各地在旅游发展中,形成了一批批依托旅游发家致富的创业者、从业者。旅游促进个体文化自觉的重建。旅游是唤醒个体文化自觉的过程。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体验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核,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话交流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三是构建美好生活的生态空间。“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美好生活离不开优质的生态环境、清洁的城乡环境、绿色的生态理念,让居住者居于其中如沐春风,获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放松。旅游促进生态保护行为的深度内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发展让更多人意识到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从而将生态保护内化为个体的常态化行为。

旅游促进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旅游业倡导“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回忆,什么都别带走”的发展理念,将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旅游业关注资源的绿色开发、业态的绿色运营,交通的绿色低碳,将绿色消费观念融入旅游发展全过程,推动构建人类共同的绿色生态家园,实现人居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四是构建美好生活的文化空间。旅游发展通过场景构建,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可感知、可体验、可共鸣”的新场景,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品质生活要求。

旅游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旅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催化剂。在游客需求的拉动之下,科技、创意与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深度结合,滋生出沉浸式演艺、数字文旅、文创商品等新业态,为文化资源提供了全新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为人们的文化需求提供了更多可体验的产品和内容。而更多的非遗项目也借助旅游平台成为游客的体验性产品,让普通游客成为非遗的自发传承者和宣传者,极大提升了非遗的生命力。

旅游促进新文化空间的产生。旅游发展可以为传统文化场所赋能,创造出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新文化空间。从北京胡同到上海外滩,从Citywalk 到“旅游特种兵”,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从“有风的地方”到“繁花”等,旅游让城市街区、公共建筑、街头巷尾、百姓生活、影视场景等成为游客文化体验的新空间,也让大众的美好生活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元素。

旅游业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发动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必须不断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提升旅游供给品质,充分发挥旅游在美好生活空间塑造中的作用,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生态空间,以丰富多元的文旅产品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方位服务大众的美好生活。(特约评论员 吴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