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千年运河文化璀璨 旅游缤纷更添精彩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24.07.12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一条大运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悠悠流淌。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年来,大运河沿线省市深入挖掘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旅融合发展等统一起来,高水平打造璀璨文化带和缤纷旅游带。

守好中华文脉

大运河绵延3200余公里,纵贯2500多年,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是我国文旅资源高度聚集的地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条“母亲河”意义重大。

“我在大运河畔长大,听人们常说,北京城是大运河上漂来的。历史上,大运河是运送物资的重要航道,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纽带。”在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通州区张家湾中学学生张天容说,“能在大运河畔写生,我感到非常开心。”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 通州区园林绿化局 供图

用笔墨描绘运河的壮丽景色,用心灵感受运河的深厚底蕴……“笔墨同行 写意运河”大运河写生文化传播活动近日在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举办,吸引不少艺术家和学生参与。“大运河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是通州区的一张亮丽名片。”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马俊艳说,希望通过艺术力量让大运河的美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得到更好传承发扬。

如果说大运河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巨著,那么山东聊城无疑是书中熠熠生辉的篇章之一。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聊城以“让运河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为目标,打造了“中华水上古城”“临清中州运河古城”等品牌,吸引不少游客走进聊城感受运河文化。

大运河洛阳段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如今,随着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一大批重点文化项目实施,大运河千年文化“遗珠”以多种方式生动呈现在世人面前,为老百姓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2023年,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接待游客125万人次。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华芳认为,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始终在造福两岸人民,值得一代代人全力守望呵护。

十年前,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曾深度参与大运河申遗工作,在他看来,大运河不仅在地理上连通了从华北到江南的广阔区域,更连通了人心和情感。“大运河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精神,至今依然激动人心。”

深化文旅融合

为加快将大运河打造为“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和“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联合发布《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沿线省份以此为契机,坚持以融合发展为导向,促进文旅资源叠加、优势互补,讲好运河故事。

6月15日,杭州运河沿岸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近80家文创品牌齐聚运河拱宸茶集。“这次我们带来了突出北京特色和运河文化的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来自北京的大运河礼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石鑫祺介绍,此类茶集是感受运河文化的好机会,未来将尝试把运河沿线不同城市的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之中。

游客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看展 邰子君 摄

文化兴,古运河才能真正重生。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上的舟楫”沙飞船展区,不少游客正站在甲板上体验历史运河的虚拟影像,360度环幕呈现出大运河古时繁忙的景象。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市文物局副局长徐国兵介绍,扬州在依托运河资源进行文旅融合方面做了诸多有益探索,建成了隋炀帝陵遗址公园等文旅场所。眼下,正着力打造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小秦淮河文旅消费集聚区等“运河项目”。

欣赏非遗麒麟舞展演、观看“南川喜事”情景剧、品尝沧州特色火锅鸡……近日,大运河沧州段各大景区景点举办的运河主题文旅活动让市民游客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近年来,沧州市突出运河优势,打造以大运河为主轴的精彩旅游廊道,推动大运河文旅经济接续繁荣。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楼矗立、气势恢宏的淮北隋唐运河古镇从沉睡中苏醒。在璀璨的灯光下,市民游客逛街区、尝小吃、赏演艺,领略运河之美。“太梦幻了,仿佛千年前的运河盛景跃然眼前。”合肥游客孙女士不禁感慨。

安徽省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淮北隋唐运河古镇先后建成隋唐草市、南市金街、运河大观园等,成为市民游客一站式体验隋唐文明、运河文化的城市新地标,并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讲好运河故事

北京、开封、洛阳、杭州等古都在大运河的滋养下成长;张家湾、瓜洲渡、开弦弓等大小村镇因大运河而名传千古……南来北往间,大运河见证了一座座城市因水而兴、一个个区域交流融合、一户户人家烟火升腾。而今,运河故事还在不断续写,历史文化也不断得到活态传承。

在河南,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永济渠、京杭大运河汇通河等3部分共同构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去年河南共推进实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点项目32个;在安徽,宿州市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等9个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大运河沿线省份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沿线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建设加速推进。

如何从流淌着的遗产中挖掘生动历史,讲好运河故事?北京市委副书记刘伟介绍,十年来,北京将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充分发挥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共建共享进入新阶段。未来,北京将持续谱写运河千年华章,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说,杭州将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利用、共同绘就人民运河的美好图景,创新“大运河故事”的叙事传播、共同架起文明互鉴的友谊桥梁,携手打造大型遗产保护利用的“运河样板”,把中国大运河这张文化“金名片”擦得更亮。

“我们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大运河文化的记录者,也需要为后人留下文化遗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认为,文旅融合发展不应停留于资源本位,而应让景观成为背景、业态成为情景,持续构建标识体系、创新业态和丰富产品,找到全新的价值实现路径。(魏彪 朱文文 李晶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