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舒勇:
探索从“工业锈带”到“文化秀带”的新路径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25.03.10

工业遗产是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承载着国家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当前,我国工业遗存总量庞大,但改造利用率较低,存在“重拆除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的问题。随着数字技术革命的加速,传统工业遗存转型路径单一的弊端逐渐显现,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激活国有闲置资产、转变工业遗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至关重要。创新方式将工业遗迹转变为文化产业新动力,可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和推广经验。湖南近年来重视工业遗存保护,保留了众多高质量工业遗产。可以以长沙为实验区,通过利用国有闲置资产,探索从“工业锈带”到“文化秀带”的转型新路径,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将探索实验的风险成本降低,不能盲目跟风,可以从小项目展开试点。经系统性分析,长沙铜官窑片区现存30余处闲置工业厂房,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具备“工业遗存+文旅禀赋+区位交通”三重优势。因此,可通过盘活国有闲置资产的理念,围绕铜官片区展开实践。

建设新时代湖南影像艺术馆群。整合国内知名影像艺术家力量,围绕望城铜官云母山现有构架与生态、文化脉络,进行保护性建设,改造标志性厂房,建成集观赏性、艺术性、交互性于一体的沉浸式红色影像教育基地;依托红色文化打造长卷多媒体影像艺术厅——“红色·绿色·古色”影像艺术厅、“永恒的雷锋”多媒体影像艺术厅、影像演艺新空间、AI影像实验室等,打造出一批高质量文旅科融合新场景、新供给。打造“一带一路”影像品牌,形成“丝绸之路影像走廊”。铜官窑现存古窑址、陶瓷碎片等历史元素,可为影像艺术创作提供独特IP资源;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会址区位优势,形成“丝绸之路影像走廊”。通过影像品牌,衍生举办摄影展览、摄影比赛、摄影讲坛和研讨会等,进而延伸更多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当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