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市场持续繁荣。2024年12月,旅游行业标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发布,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建设明确了标准。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旅游报社记者就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情况,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一级演员刘莉莉。
刘莉莉介绍,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遗址众多、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以来,临沂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创新发展,总结提炼了“市级统筹、区域协同、业态融合、成果共享”的发展模式,并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在政策标准方面,临沂制定出台了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红色旅游促进办法、亲情沂蒙旅游服务规范,并出台一揽子政策、推出一系列信贷产品,培养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3人、省级14人。在区域协同方面,临沂结合资源特色,明确各区域发展方向,各县区由低水平竞争转为互补共赢,推出‘永远跟党走’‘沂蒙风情’等5条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建设提升红色大道、生态大道等一批旅游廊道,完善红色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联合做好‘红色沂蒙’品牌推广营销。”刘莉莉说。
在业态融创方面,临沂市推进“红色+艺术体验”,推出《英雄孟良崮》《重走支前路》等50余部红色沉浸式旅游演艺和体验项目;推进“红色+非遗文创”,开发1200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推进“红色+企业团建”,建成大型体验式教育综合实践基地2处;推进“红色+影视制作”,依托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影视资源,拍摄了450余部影视剧。
刘莉莉介绍,临沂还深化红绿融合,一体化推进实施镇村文旅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不断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创业。推出“一区带四员”(即景区务工当职员、土地入股当社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等经验,以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了企业、村集体、村民共赢。
“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临沂红色旅游在机构与制度、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融合发展、旅游服务能力、安全与应急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提升。”刘莉莉说,临沂在革命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临沂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的指导,支持临沂提升红色旅游演艺产品质量、打造夜间旅游产品和智慧旅游项目等。(郭子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