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深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发展“银发经济”是适应人口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发掘经济新动能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出市场规模大、市场主体大、消费人口多、消费结构升级快等特点。当前,银发群体的主导消费已从衣、食、住、用、行等向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品质生活消费转变,旅游休闲、文艺鉴赏、康养生活等成为“60后”群体消费的重要方向。“银发经济”的产业融合化和行业细分化趋势也明显增强,物联网、智慧社区等应用场景丰富,互联化、智能化新业态不断涌现。
同时,“银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策体系不完善、产业集聚度不高、消费市场培育不足、养老行业人才短缺等,需要加以研究解决。银发产业布局目前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医疗健康等传统领域,旅居、文娱、养老金融等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适老化、智能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有限,银发产品的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整体偏低。
这就需要,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健全银发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银发产业结构、技术、金融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形成相互衔接、功能耦合的银发产业政策体系,推进政策的系统集成。
其次,大力发展银发产业,不断优化产品供给。结合各地优势和产业潜力,探索发展“银发经济”新业态,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综合实力过硬的龙头企业,健全并延展银发经济产业链体系;结合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推动智慧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发展,创新银发群体消费情景体验,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新模式。
再次,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老年就业服务。正确把握银发群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将“银发经济”的内涵由“为老+备老”扩展为“为老+老有所为”,让银发群体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