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接待游客5.1亿人次、同比增长142.9%,旅游收入5022.6亿元、同比增长166%,各项指标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自2023年以来,辽宁省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定位,致力于打造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幸福产业、民生产业。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回升向好,各级各类涉旅政策在稳增长促消费上不断发力,旅游经济进入投资和供给侧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
文体旅的高品质融合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辽宁省通过推动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东北振兴中加强文体旅融合发展,能够实现东北地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力推动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全面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着力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五五”时期是文化和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将文体旅融合发展列为“十五五”时期东北振兴重要任务,从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目标路径、保障措施等方面予以倾斜,全力推动东北地区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助力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文体旅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项目招商建设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需要一批优质项目在省内落地,吸引更多文体旅项目来辽宁,推动辽宁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实现东北振兴。相关部委在文化、体育、旅游领域重大项目上,可向辽宁省倾斜。
2024年,辽宁省承办“振兴杯”沈阳青少年冰球国际邀请赛等国际级别冰雪赛事8项,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城市活动、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等重点文旅活动。2028年,辽宁省还将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希望辽宁省承办更多全国性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
国企民企深化合作 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产业是幸福产业、综合性产业、绿色低碳产业,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也能释放出“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目前我国文旅产业占GDP的比重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
当前,不少国有文旅企业存在体制机制僵化、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不少民营文旅企业长期存在规模小、实力弱、人才缺等难题。同时,鉴于文旅产业项目具有投入大、利润低、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金融机构针对文旅企业放款的积极性不高,文旅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严重制约文旅产业的发展,造成转型升级中产品创新能力低、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
推动国企与民企深化合作,使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源深度融合、优势互补,是破解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国企、民企合作发展有利于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优化文旅领域的资源配置。国企发挥资源优势,利用民企在市场渠道、运行效率、管理灵活度等方面的特点,合作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合作可以搭建国企和民企共同发展的融资桥梁,使民企借助国企的融资平台和信誉,更易获得金融支持。同时,双方合作还可以提升运营的灵活度和管理效率,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希望相关部委将支持国企与民企融合发展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对一些管理好、发展前景好但暂时流动性不足的大中型民企,帮助他们牵线搭桥,深化国企、民企合作。发挥好国企综合实力强、市场信誉高、融资成本低的优势,以及民企创新能力强、运营效率高、管理灵活高效的优势,形成耦合效应,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尽快出台鼓励和支持国企与民企融合发展相关政策文件,以务实举措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