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月8日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利用冰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孙光芝就如何写好“文旅+”大文章,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接受了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
2024年,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和游客出游总花费分别同比增长23.2%、20.1%,彰显了吉林文化旅游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文旅市场拉动消费的巨大潜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利用冰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孙光芝表示。
近年来,吉林省坚持“冰雪+避暑”双轮驱动,“长白天下雪”“清爽吉林·22℃的夏天”特色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谈到如何突出吉林特色,孙光芝介绍,下一步,吉林省将继续积极发展冰雪旅游,实施滑雪度假区优化行动、特色冰雪乐园升级行动、节事活动提升行动等,挖掘冬季粉雪、静风、暖阳特色优势,努力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发布实施《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推动形成以“一山两湖三江”为引领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发展民族风情旅游,突出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支持延吉朝鲜族民俗园、吉林市乌拉街等民族特色旅游产品,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等民族特色旅游活动更好发展。积极发展边境跨境旅游,依托边疆开放优势,深化中俄、中朝文旅交流合作,丰富边境自驾游线路,扩大跨境自驾车活动规模,把边境跨境旅游打造成兴边富民特色产业。
随着文旅热度不断攀升,文旅产业正在从单一的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文旅+’已成为拉动消费新引擎,为写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这篇大文章,我们将不断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夯实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制度保障。”孙光芝说。
孙光芝表示,2025年,吉林省将加大探索实践力度,聚焦银发经济、文博旅游、跟着演出游吉林、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领域,推出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试点基地、中医药旅游购物场所、中医药药膳美食、中医药康养体验场所;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模式,推出G331边境文物主题游径、一汽文物主题游径;策划包装一批优质研学旅游基地、旅游线路和旅游精品课程,打造“研学吉林·感知精彩”研学旅游品牌;推出红色旅游新产品和东北抗联文物主题游径,通过发布文旅融合优秀产品榜单,持续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吉林将通过文旅与交通、教育、体育、工业、住建、养老等领域的完美融合,创新‘文旅+’产业模式,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打造常态化文旅新场景,不断扩大优质文旅产品的供给,以文化消费增量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冷资源’变身‘热经济’。”孙光芝说。(刘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