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
加强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25.03.08

2024年,全国文旅市场持续向好,以山西省为例,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人次、经营收入分别增长16.9%、11.3%,隰县小西天、应县木塔等流量“出圈”。

目前,全国多地都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如山西省提出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加快把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通过提升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交旅融合功能,有机串联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976个景区景点。促进文旅、文博、文创、文艺联动,构建大文旅格局。这些都是对社会需求的积极反应,也给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从2024年文化和旅游行业的火爆中,我也观察到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到位、文化阐释不足;游客的持续增加也给景区运营和文物保护带来了压力,云冈石窟景区参观人数从2023年的303万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450万人次,高峰时几次停止售票缓解拥堵;有些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文物点出现了保护难的问题。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切利用要以保护为前提,实现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因此,我建议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级评估、有序开放,保证文化遗产的利用在合理范围内。

文化遗产要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这种作用是以遗产价值的系统阐释作为基础的。我在检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研究文章时发现,当前我们对文物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而一些信息有明显错误和偏差的自媒体又有比较大的流量。因此,应加强各开放文物点的价值阐释,丰富阐释手段,使文化遗产资源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