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传承怒族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
——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村民郁伍林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25.03.06

“请问,去年老姆登什么事让您最高兴?”全国两会期间,面对中国旅游报社记者的提问,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村民郁伍林不假思索地说:“那自然是老姆登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嘛!事实证明,我们走出的这条‘非遗+旅游’带动乡村发展的路子是对的,也是可以复制推广的。”

“老姆登”是当地语言,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从前,老姆登交通闭塞,乡亲们守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民族文化,却从事着原始的农耕生产,生活十分艰难。2001年,郁伍林返乡创业,以自己名字的谐音“150”开办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也陆续开始从事旅游业,开办起农家乐、民宿、茶叶加工作坊,全村产业发展方向逐步从传统农业转变为旅游服务业和特色种植业。以前靠种苞谷、茶叶为生的老姆登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

随着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怒族传统文化也被更多人看到。“游客来到老姆登,除了看美景、吃美食,还可以感受我们的怒族文化。”郁伍林是怒族民歌“哦得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当地的优秀文化,他每年寒暑假都会在村里开办非遗传承班,传授怒族民风民俗、歌舞,带领乡亲们跳起怒族“达比亚”舞、唱起“哦得得”民歌。同时,他还在村子里开设了怒族文化展示厅,展示农耕用具、民居建筑历史,推广怒族美食,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怒族文化魅力。如今,老姆登的非遗表演、篝火晚会成为热门旅游项目,参与非遗表演的村民也能获得额外收入。郁伍林笑着说:“非遗与旅游的融合,留住了民族文化,带火了乡村旅游。游客们玩得开心,我们‘哦得得’也唱得更起劲了。”2024年,郁伍林还当选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一村子都是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是郁伍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谈到今年的打算,他告诉记者:“新的一年,我希望为老姆登做更多实事。现在村里没有非遗表演场地,大家各自在民宿里表演,空间很小,游客们不能全部参与,希望能推动完善村里的旅游接待设施和交通条件,新建非遗展演广场,更好地传播怒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