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王传喜、倪闽景委员谈乡村振兴、科学教育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24.03.11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9位全国政协委员现场回答记者提问。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围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科学教育普及等话题进行回应,并畅谈履职心声与感受。

春天,正是到乡村旅游的好时节

王传喜成长在红色沂蒙革命老区,已在村里工作26年。他介绍,去年代村人均纯收入7.2万元,比30年前增长了几十倍。“今年春节假期,代村的农业科技馆又火了一把,游客走在4米多高、12层的蔬菜丛林中,都不相信是这样种菜的:不沾土、没虫害,动动手指就能自动施肥浇水。好多来研学的小朋友不愿意走,说这儿简直是一个植物的梦工厂。”王传喜说,“村里还有兰花雅集、印象代村、沂蒙老街、竹林水岸等景点。新春期间,村里日均游客量3万多人次,浓浓的年味让大家感受到了烟火里的幸福代村。”

王传喜提到,近年来,代村坚持立足农业,没有流失和浪费一寸土地,特色产业发展一直围绕现代农业链条延伸,打造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建起了农业企业园和新农人培训中心,走三产并举、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一个村富了不算富,抱团共富才更有奔头。”王传喜说。从2018年开始,代村联合周边11个村一起规划建设田园新城,带动2万多农民就地就业创业。产业兴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回乡。王传喜向大家发出邀请:“春天来了,正当出游的好时节。欢迎大家到兰陵代村,到全国各地千千万万的美丽乡村走一走、看一看。”

科学教育朝着为创新而学转向

在回答记者关于“哪些特质的孩子拥有科学创新的潜力?我们的老师、家长和社会又该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提问时,倪闽景说,寒假期间,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特别火爆,很多家长也有类似的问题。“创新没有天选之人,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倪闽景说。

倪闽景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有3个共同的特质:自主,有行动力;对某个领域特别有兴趣,很专注,形成了超越常人的知识富集和能力特长;特别有韧性、能坚持。“无论考试成绩好坏,都是能培养这3个素养的,这是教育真正的价值与力量。”

倪闽景说,全球的科学教育正朝着为创新而学转向,创新来自多样的大脑和行动,打一场篮球、练一次合唱、做做家务、参加科创比赛,都在塑造孩子多样的大脑,增强心力,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在为塑造创新人才增加可能性。

倪闽景表示,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万物皆可研究,哪怕是农村地区也充满了科普的资源。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晴朗夜空都是我们科学探索的好机会。” (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