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马珺表示,近年来,洛阳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持续加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发利用,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文旅行业创新发展,提升游客游览体验。今年以来,洛阳汉服火爆“出圈”,带动洛邑古城、隋唐洛阳城等景区景点成为汉服体验打卡地。目前,洛阳汉服经营商户达1200多家,带动设计、纺织、生产、摄影、妆造、短视频及周边民宿、餐饮、文创等产业快速发展。洛阳持续创新场景、丰富业态,培育传统旅游业新质生产力,把“流量”变“留量”,让城市“出圈”出彩。
今年全国两会上,马珺提出,传统制造业企业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创新体系,推动新技术转换为具有市场运行能力的创新要素,同时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年轻有为的人才团队,保障创新活力持续奔涌。高校应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近几年,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线上演播、电竞娱乐、康养休闲等新业态持续涌现。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产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近期,多地文旅部门开启线上营销模式,通过‘文旅局长喊话’‘家乡名人效应’等形式引流。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应因地制宜与旅游资源融合,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加分项’”。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大连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杨赤注意到,近几年,“云演播”、短视频等新传播媒介与形式加速发展,为观众观剧提供了新方式。他建议,顺势而为,拓宽传统戏曲传播阵地,寻求新媒体专业人才,持续生产优质内容,实现网络、剧场的有效衔接,推动传统戏曲“破圈”发展。同时,注重开发戏曲艺术周边产品,将戏曲脸谱、道具等元素应用于剧场衍生品、旅游纪念品开发,增强产品的独特性与吸引力。杨赤说:“‘戏曲进景区’也要充分挖掘特色,可根据景区特点,有针对性地植入地方戏曲,开展个性化驻场演出。另外,利用‘着戏服’‘登戏台’等新玩法,让游客了解不同剧种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营造沉浸式体验氛围,实现激活传统文化与创新演艺业态的双向赋能,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统稿:孙丛丛 参与采写:陈关超、葛鑫、王炜、范海刚、宾阳、瞿祥涛、张莹莹、肖依群、杨国勤、王竹青、孙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