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以创新思路、务实举措、有效办法,积极推动乡村文旅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打造了鸡西市城子河区新阳村、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朝阳山镇、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等一大批全国叫响的“文旅村”,设计了乡村冰雪游、乡村采摘游、乡村红色游等各种乡村游线路,推出了乡村民宿、乡村活动、乡村文创等一大批特色文旅品牌,持续增强乡村文旅吸引力、竞争力。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黑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话题进行探讨。全国人大代表、鸡西市麻山区龙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广丽建议各地乡村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旅村、专业文旅村,大力开发“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业态,以此吸引游客呼吸清新空气、游览田园风光、品尝特色美食。
“牡丹江市穆棱市孤榆树村的红色文化游、海林市七里地村的冰雪文化游、西安区中兴村的生态文化游等乡村文旅活动红红火火,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市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高春艳认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发展乡村经济、促进村民就业、增加百姓收入、推动文化传承、改善乡村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新引擎”。
实践证明,文旅建设能有效激活乡村产业,有着强大的市场优势、强劲的造血功能、强健的产业活力和强大的带动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佳木斯市桦南县鸿源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斌介绍,近年来佳木斯市推出了乡村采摘游、乡村文化游、乡村红色游等各种乡村文旅项目,为百姓带来了摸得着、看得见的实实在在收入。因此他建议,要推出一批市场契合度高、成长性好的文旅精品项目,依托文旅项目的带动和辐射功能,推动乡村振兴的提档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和音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贾酝表示,要大力开展文艺汇演、农民春晚、农民文化节、非遗进乡村等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并把乡村旅游元素植入其中。同时打造乡村文化馆、村史馆、文化广场等文旅设施,形成乡村旅游的特色文化空间。更要加强乡村文旅体验项目建设,融入科技手段,打造乡村沉浸式文旅体验产品,激发文旅农科融合的新动能。
当前,在乡村文旅建设上,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文旅产品市场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勤俭村党支部委员任淑媛建议,要从实际出发,对乡村文旅发展目标、主题定位、空间布局、产业推动、产品打造、市场营销等各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形成省市县乡村5级乡村文旅建设规划体系,全省一盘棋,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避免恶性竞争,又能推动文旅繁荣。
随着乡村文旅建设发展提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产业支撑保障不够、政策整合不充分、融资难及配套设施亟待加强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吉犇牧场场长刘海玲认为,乡村文旅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通过出台资金扶持、跟踪问效、税收减免等各种有利于乡村文旅建设的制度和机制,在重点、难点、痛点等问题上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为乡村文旅建设创造出优良发展环境。
乡村文旅建设人才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陈雨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上官地村创业,她协助村里创建文旅设施、开展文旅活动、把本土优质大米变成旅游纪念品,取得了优异成绩。陈雨佳基于乡村人才的缺口短板,提出建议实施“凤还巢”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兴业;通过“招才引智”,邀请知名文旅专家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组织开展乡村文旅人才培养计划,培育一批乡村文旅工匠和文旅能人。(张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