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的活态遗产,因而保护的重心应落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非遗保护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深入非遗实践所在社区去发掘和凝练人们世代传承的默会知识和生存智慧,将社区的愿景、人民的心声带到最前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说,“人民性既是非遗保护工作以‘尊重’为伦理关切的出发点,也构成研究者通过田野调查深入民众生活的行动逻辑。”
作为深耕非遗保护领域20多年的专家,巴莫曲布嫫履职以来提出的多项建议都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深度参与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巴莫曲布嫫介绍,非遗保护事关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粮食安全、优质教育、性别平等、医疗保健、包容性经济发展、环境的可持续性(包括气候变化)以及和平与社会凝聚力构成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优先行动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推动形成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大格局,也要考量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前行方向。”巴莫曲布嫫说。
过去一年,巴莫曲布嫫前往重庆、福建、云南、山东调研相关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她认为,在推动形成非遗系统性保护大格局的进程中,应当将中国新发展理念与联合国设立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有机衔接。为此,巴莫曲布嫫在去年两会期间提出在云南省设立非遗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大试点项目这一建议。
“新发展理念关乎国本更关乎民生,因此要到人民中去吸纳民意、汇集民智。”2023年7月以来,巴莫曲布嫫与云南代表团4位代表围绕低碳实践、非遗教育、非遗研究、可持续旅游等非遗保护的基线行动同向发力;与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大学文学院的专家学者面对面讨论、座谈,为试点项目组建多元行动方团队作铺垫;赴云南省昭通市调研,考察非遗保护实践,与代表性传承人和实践者群体、主管部门交流,了解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难题和挑战;应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之邀作有关非遗保护国际合作机制的主旨报告,助力云南非遗业务骨干田野调查培训,进而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尽快推动建设以社区参与为基础的多元行动方网络和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协同增效工作机制,为开展试点项目配备好人力资源并形成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
“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成合力。而以大遗产观构建大保护格局,也体现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多重实践场景中。‘文旅+’‘+文旅’的多向化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以‘绿美云南’的故事讲好‘美丽中国’的故事,也有助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巴莫曲布嫫说。(王添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