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展绿色旅游”。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分享了家乡践行“两山”理念、发展绿色旅游的好经验、好做法,并纷纷出谋划策,让绿色旅游理念深入人心,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近年来,青海各地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绿色旅游,将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乔亚群分享:“海西州近年来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构建绿色旅游产品体系,推动绿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深度挖掘自然、文旅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绿色旅游线路。同时,积极开发冬春季旅游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摄影观光游、康养度假游、民俗文化游、红色研学游等。同时,我们还打造了集生态教育、生态摄影、民俗文化、乡村振兴等功能于一体的织合玛国际生态摄影小镇,推出了摄影体验线路。”
“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造就了黔西南州四季皆宜的生态气候,也为乡村发展绿色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州大力发展乡村休闲、绿色旅游,推出了上纳灰、楼纳村、鲤鱼村等125个精品旅游村寨,成为近郊旅游、城市周边旅游的首选之地,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介绍,黔西南州打造了集田园风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万峰林民宿产业聚集区,建成集市民休闲、游客观光、非遗传承、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廊道。“未来,我们将整合山地旅游资源,发展绿色旅游,惠及更多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副主席韩文林对青海湖有着深厚的感情,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旅游是他长期关注的领域。“青海湖是青海省的名片,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要探索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可行路径,全面打造‘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这样才能让流量真正变为‘留量’。”为此,韩文林建议,加快环湖大景区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持续完善交通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设施与服务要素,全力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
在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坤宇看来,要充分发挥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探索和发展湿地旅游,把湿地保护与绿色旅游完美结合起来。“大湿地是黑龙江省的优势资源。近年来,黑龙江绿色发展优势持续巩固,高质量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成为发展绿色旅游、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强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筑牢区域生态屏障,为美丽中国建设增光添彩。同时,保护好湿地、展示好湿地,助力黑龙江夏季旅游出彩。”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华忠说:“无论是乡村旅游还是研学旅游,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乡村发展绿色旅游要因地制宜,在立足原有自然条件、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突出区域特色。要充分利用周边的旅游景区景点,通过互相带动实现农旅融合。要符合本地建设规划,结合农村规划合理开发土地,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总之,发展绿色旅游应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原则进行综合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绿色旅游,这标志着发展绿色旅游被列入美丽中国建设国家重大战略体系,可以说发展绿色旅游正当其时、前景广阔。这些年,福建南平充分发挥‘双世遗’和国家公园所在地优势,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抓手,持续打响‘大武夷旅游’品牌,着力做优做强绿色旅游。”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蕾介绍,随着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加快、轮廓初显,南平生态、文化、茶等特色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绿色旅游发展持续向好。(郭子腾 李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