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非遗传承 佛山在行动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24.06.06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佛山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武韵湾区·传承美好”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将于6月8日至10日,在佛山市西樵山下启幕。

多年来,佛山市非遗传承与保护成绩斐然。目前,佛山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6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5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6人,市级非遗传承人221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个、研究基地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含传习所)80个。

在保护中传承

早在“十三五”期间,佛山市就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5年,佛山市制定了《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23年,公布并实施《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

此外,佛山市积极推进、配合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配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导的佛山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冯炳棠、广东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永才、咏春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叶准、佛山秋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何信等的抢救性记录,力求用影像讲述非遗的生动性,让非遗瑰宝“人走艺不绝”。同时,佛山市已建立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信息可在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查询。

截至目前,佛山市共发放非遗补助经费1212.5万元,其中,传承人补助964人次,累计566.1万元;项目补助135次,累计443.6万元;基地补助70次,累计165.2万元;传习所补助19次,累计37.6万元,力度之大,为全省典范。

在校园中绽放

地处岭南文化的核心地带,佛山市文化和自然遗产丰富多彩,武术、醒狮、龙舟、粤绣、剪纸、秋色、陶艺、木雕等百花齐放。为更好地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自2017年开始,佛山就全面启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目前共认定191所“佛山市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82所“佛山市校园武术特色学校”、50所“佛山市粤剧特色学校”、20所“佛山市粤剧特色创建基地学校”。在这343所特色学校中,有近300所学校开展了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每年在非遗传承基地和中小学开展以“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为主题的“秋色赛会”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和小学广泛招收学员,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授传统技艺。禅城区还将非遗融入中小学教育,并建立高校合作模式。借助人文优势,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成立“剧团”、开展“课题”、开发“校本课程”等途径,把传统陶艺、剪纸、粤剧等非遗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三水区粤曲星腔培训基地”开展辅导培训,高明区举办非遗技艺进校园的系列活动,把非遗及传统制作技艺送进各中小学校。

在文旅融合中闪耀

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中,全国各地非遗武术传承人将齐聚佛山,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底,集中展现中华武术的精髓和魅力。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注重文旅融合,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动旅游,成为佛山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和旅游资源,对打造佛山市文化和旅游名片有重要现实意义。

如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行通济”“官窑生菜会”“乐安花灯会”等民俗活动,每年端午节举办的龙舟友好交流礼仪“盐步老龙礼俗”活动,每年十一举办的九江龙舟赛,均吸引大批港澳及海外同乡前来观看,参与者上百万人次。特别是佛山市政府每年定期举办的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秋色”为名的秋色巡游活动,吸引海内外嘉宾齐聚佛山,每年观看人数几十万人次,有效地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南风古灶旅游区、西樵山书院于2022年入选首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

佛山市博物馆和各区博物馆均设立非遗展厅,进行非遗展示。禅城区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粤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石湾陶塑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石湾玉冰烧酿造技艺等设立了广东粤剧博物馆、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对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年均接待参观游客约30万人次。南海区博物馆广府风情展厅、区文化馆非遗展厅、香云纱博物馆、西樵镇展览馆等非遗展馆年均接待参观游客约70万人次。

前不久,来自希腊、土耳其、波兰、德国等多个国家驻穗领馆代表齐聚佛山,参加连续举办五届的“遇见非遗”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大家体验陶瓷制作、龙舟竞渡、佛山醒狮表演及十番音乐等非遗项目,感受佛山传统民俗艺术的深邃内涵,探寻佛山发展的历史脉络,感受岭南文化的韵味风华。

精彩纷呈的展览和文旅活动,不仅让非遗传承有了更多市民、游客、中外友人的参与与关注,也进一步提升了佛山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