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非遗助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山西太原多措并举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23.06.16

山西的省会太原,作为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多元文化融合共生。

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工作,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扎实开展非遗研究、保护、传承、传播、利用、弘扬、振兴等工作,高标准推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全市共认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66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23人,四级名录体系不断健全,非遗保护基础持续巩固,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非遗保护氛围空前浓厚。

如今,太原市非遗保护工作已进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增强传承实践活力的新阶段。

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近年来,在普查摸底的基础上,太原市建立名录体系,确定保护重点。为了加强传承发展,太原市积极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太原市举办的各类培训学习,提升传承人业务水平。同时,组织太原市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面塑、剪纸等项目的传承人赴成都、济南等地和埃及等国参加展示交流活动,推动太原非遗“走出去”。

同时,太原市持续不断地开展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先后推出书籍《太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音像资料《太原民歌》《太原莲花落》、国际宣传片《太原文化——琉璃烧制技艺》等一大批文字、图片、音像、多媒体形式资料,对非遗项目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全市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太原市建成太原古县城和中华傅山园2个市级非遗传承体验中心,以及5个县级非遗传承展示中心。全市共有非遗传习所62个,集中展示了晋剧、太原锣鼓、莲花落、西华门舞狮、庙前高跷、风火流星等太原市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为开展项目传承、创作与交流学习活动提供了场所。

为了促进活态传承,太原市积极组织非遗进校园、进部队、进社区活动,通过民俗文化教师培训、校园社团活动、特色教学班、成果比赛、集中展演等方式,传播和传承晋剧、剪纸、折纸、民歌、莲花落、面塑等优秀的非遗项目。组织安排各县(市、区)举办系列非遗展演展示活动,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交流和沟通的舞台,为广大群众搭建了感受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的平台。

强化区域性整体保护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2010年6月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山西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行政区划范围涉及太原、晋中、吕梁3市19县(区),包括太原市所辖的晋源区、小店区、清徐县、阳曲县4个县(区)。

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坚持高站位起步、高标准推动,“一带(农耕文化带)一廊(晋商文化走廊)一区(方言文艺区)一圈(节庆文化圈)”极具地域特色的整体性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形成。

保护实验区创建以来,太原市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相关规定和建设标准,加强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成立以市领导为组长的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晋中市、吕梁市共同建立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联席会议机制,将实验区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出台《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太原市)实施规划》等文件,构建保护传承生态链。

积极营造浓厚氛围,线上依托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组织开展“锦绣太原城——主播带你看非遗”优秀非遗短视频抖音宣传等活动;开通“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太原)”微信公众号。线下在多处公共设施设置标识、标牌、标语并播放宣传片,加大宣传力度;举办第一届太原非遗精品展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览等活动;组织多项非遗项目开展非遗现场展示展演,反响热烈。

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生产性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太原坚持把非遗合理利用和景区建设有机融合,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建设了东湖醋园等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依托省级非遗项目建设了中华傅山园等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将具有特定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业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加大老字号品牌推介力度,山西陈醋、六味斋、晋祠桂花元宵产销量实现了翻番。

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有机融合。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保护主体的能动性,太原古县城、青龙古镇、华夏文明传承园、太原钟楼步行街等,既有政府和国有公司投入,又有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投入建设。

整体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依托原有村落,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特色,小店区太原传统剪纸、阳曲县山药汤制作技艺、太原市雪梅刺绣等非遗项目融入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以当地非遗资源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研学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下一步,太原市将进一步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进一步巩固非遗保护基础、加强传播体系建设、讲好太原非遗故事、传好太原非遗声音,为非遗注入更多新的动力,以非遗助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张强)